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第一时间下单买下,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在卡片上书写在书或文章中读到的、自己喜欢的片段。只不过,我的卡片一定要是可可爱爱的,整齐地码在透明的塑料盒子里——这是我自鸣得意的卡片笔记。
但是,打开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我才清醒地认识到,我的卡片不是卡片,我的笔记也不是笔记,更别提通过卡片笔记提升写作水平了。
首先,我的卡片是纯摘抄的,没有自己组织语言输出的过程;其次,我的卡片杂乱无章,毫无体系划分可言;第三,我从未回看过自己的那些卡片,它们充其量是满足自我书写矫情心理的最懒方法。
也就是说,相对卢曼的卡片笔记,我的卡片笔记仅仅停留在了阅读和单纯记录的层面,没有目的性较明确的思考,更别提通过阅读赋能写作输出了。
卡片笔记写作法真的有用吗?
卢曼会用他自己的亲身示范魔法,将你充满怀疑的目光变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在书中,作者在最后一张里介绍了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1)明确区分独立而又相关联的任务;(2)阅读和理解;(3)记卡片盒笔记;(4)发展想法;(5)分享你的洞见;(6)养成习惯。这是阅读、思考、记录、写作的一个正向的完美闭环。
关于阅读&思考
为什么把阅读和思考放在一起?因为阅读与思考是同步进行的,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只有伴随思考,才能理解其意义,阅读才能得以继续进行。没有人能先单纯地读,然后再思考。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里也把阅读和理解放在了一起。
阅读的时候,手里一定要有一支笔,不只是为了在句子下面划线,而是记下阅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思考碰撞的吉光片羽,直接在书中做一些小的标注,或者在小本子上做一些简短、具有提示性的话语,才能把那些思维中闪过的光点留下来,以便日后连接成有条理的一根根线。
我们阅读往往都是带着具体的目的去的,很简单,那就是学习。只要是学习,那就需要刻意练习。只拿着一支笔在句子下面划线,原封不动地搬运阅读到的内容,不加深度的思考,也没有将其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加工的,这都不算刻意练习。阅读一本书,并通过卡片笔记盒的方法,有所转化,有所输出,才是刻意练习,才能达到知识复利、终身成长的理想效果。
你是在冠冕堂皇敷衍地阅读,还是真的在阅读,只有你自己知道。借用山本耀司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年少时,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找到一个比别人简单的捷径,也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时候,也看过山本耀司这段话,却无感带过。而今经历了几年人生,几次选择,才能理解他的意思。人生中的事,不只是阅读、学习,无关大小,都需要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专注和坚持,都需要用心去思考,去刻意练习,才能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变为自己认知体系中的一部分。隐形的翅膀变为有形的翅膀,我们才真的是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
关于记录
所谓记录,其实无非就是手写或码字,这个过程是我们思考、阅读、学习、理解和产生新的想法的催化剂。正像卢曼所说,不写,就无法思考。思考不仅要在脑子里伴随阅读进行,也要在纸上伴随记录进行。记录是让我们的种种思考显性化的途径。
其实,说到“卡片笔记写作法”,很多人会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笔记”两个字上,人们会认为记笔记会花费巨大的精力、时间、耐力和意志力,很多人在记笔记面前望而却步。但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方法体系中,记笔记恰恰是最简单的部分。记笔记不是最关键的环节,阅读、思考、理解、转化成自己的想法,将阅读到的内容或知识,融入、顺应到自己的思维认知系统,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要知道的是,被记录下来的都应该是有意义且进行过深思熟虑的内容。如果阅读、思考、理解这些环节做好了,记笔记只是理所当然的水到渠成,记笔记的速度也会很快,卢曼记笔记就非常快,这应该得益于他通过卡片盒笔记法,长时间积累进化出的超高表达能力,用最言简意赅的话语,丝毫不删减原意地表达某项内容。这种表达能力不仅有利于写作,也有利于讲话和思考。无论讲什么,总能表达清晰,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关于写作
对于学习者来说,如果说笔记是让知识显性化,那么写作就会让知识体系化。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写作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输出,也有可能只是为了表达。然而,就算是单纯处于满足表达欲驱动之下的写作,也不是灵光一现,一蹴而就的。一个金句有可能是来自上百个卡片笔记的精华。
我们为表达观点所构思的每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例证,也不是所谓的天赋,都是阅读、思考,并记录的成果。只不过,对于长期写作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已经由方法论内化成了习惯或者个人写作风格。
而且,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不仅是出于表达的欲望,也是对自己所阅读、理解、学习到内容的检视。换句话说,只有写出来,我们才知道自己在想的是什么。
如果你确定好了写作主题,那就翻出你的卡片盒或者笔记群,找到这个主题之下的若干笔记,想一想,这就相当于不同的你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中进行的头脑风暴。而且这些都是你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梳理内容,就能建立起写文章的初步架构和基本脉络。然后再根据架构填入语言或文字。由此看来,卡片笔记做好了,写作也变得简单起来。
而《卡片笔记写作法》恰巧就是一把钥匙,教你踏上写作的道路,感受卡片笔记的强大魅力。而且这种方法体系不只是利于人们阅读、学习、思考、写作,更是任何创作者想要保持创作力量的秘密武器。
对于需要写论文的学生或写作者来说,谁不想拥有一本可以让自己的写作变得高效、高能、高产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