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的与人交流,没有人能够独自一个人交流,说话是我们的本能。我们天天都在用语言在交流,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说话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说话注意事项,这就是言谈礼仪。我初中时,有一位老师送我一句话“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我一直都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送我这句话,直到我开始学习《大学礼仪》这门课程,我才明白老师的用意。
在学习大学礼仪中我不断的根据老师所教的内容,我发现自己在日常说话时,有许多不好的习惯,才发现不是我和别人聊不了天,而是我没有注意自己在与人交谈中不注意言谈礼仪。不懂事找交谈双方能够愉快的话题,不懂得在交谈中把握好适当的分寸。
我学会了在与别人交谈时,尊重谈话对象是言谈礼仪中最基础的要求。在与别人交谈时,无论交谈双方的身份、地位、文化差异有多大,都应该做到尊重对方。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不应卑躬屈膝,阿谀逢迎。面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也不应趾高气昂。在言谈过程中多用赞美的语言,不要恶意伤人;要顾及他人感受,不宜自己侃侃而谈,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不要一味的说自己的成绩,无论是真是假,都会让人感觉你是在他炫耀你自己,那样交谈就会很快结束,双方都不得愉快。所以我学习言谈礼仪后,我开始注意在交谈时自己的言谈礼仪,也因此不在害怕与人交谈时出错。
在交谈时我会坚持真诚坦率的言谈礼仪原则。在于人交谈中要真诚,不应编造事实,或夸打事实,这样别人感到不舒服,认为你为人不行,让人反感。所以在交往中要有一定的量。诚恳待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交谈也是如此,我学了言谈礼仪后无比庆幸自己的有这样的好习惯,我因此获得无数不多,但绝对可以交心的朋友。也因为如此,我所在的宿舍一直非常的和谐,没有纷争。
古人说“敏于事,慎于言”其意思是做事情要敏捷,说话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有过心直口快,由于一句话而引起朋友的不愉快,然后照成整个宿舍的气氛变得的怪怪的。古语中有“祸从口出”之说,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朋友说:“我自从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在说话之前,我们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样就不会因说错话而引起他人的反感,交谈也可愉快的进行了。如果感觉到自己有言语失误,要立即改正,以免引起更大的误会。我们说话时也应该注意场合,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要叫你朋友的花名,号等,要根据谈话对象,场合等情况灵活的运用言谈礼仪。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话说得好就会如实的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说话就成了艺术。”在交谈中我们要措辞谦逊文雅。要使用礼貌用语,而且要注意在不同场合,要注意不同的礼貌用语。比如:早上互相打招呼是应用早上好,向别人道谢时应说“非常感谢”;“给您添麻烦了”;“多亏您的帮忙”等;而有一个错误我犯了十几年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有一样称呼老师的,教什么科目的老师,就叫什么老师,如教语文的就称之为语文老师,教数学的则称为数学老师,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是对老师是一种伤害,哪怕老师从不计较,对于老师用“×老师”才是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不断的督促自己使用礼貌用语,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修养的一种体现,这是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加分。
语言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在与人交谈中b杜绝一切的粗话,脏话、荤话。有人说: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你把人骂了,别人还得笑得对你说谢谢。言谈中如果满口粗话,脏话的人势必会让人感到不乐,遭到别人的压恶和谴责,只有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才会得到别人尊敬和赞许。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我国人们在交谈中对他人多用敬语、敬辞,如“请”,“您”,“阁下”,“高堂”等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礼貌。对自己则多用谦语,谦辞如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为家父、家母、家姐、舍弟、舍妹等,称自己的住处为寒舍;称自己为鄙人。常用谦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谦虚,使得对方产生尊敬之情。外用敬语,内用谦语,可体现人的谈吐水平高低,体现了人的社交能力的高低。
在社交场合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有几种主题是忌讳的,在交谈中不要涉及个人的年龄,收入,婚爱恋,家庭,经济情况等问题绝不要捉弄对方的问题 ,故意让对方出,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不仅破坏自己形象,同时也破坏双方的关系。在交谈中不要讨论其他人,这也是失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