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心:我为什么要参加训练营?
当初参加读书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如何提高我的阅读效率,养成每天写作习惯。我喜欢书,看到好书就忍不住买,即使并没有宽裕资金,都会买下我喜欢的书。但是,书买了,却一直束之高阁,又没有时间看,所以,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提高我的阅读效率,把买的书尽快读完,并且吸取其中的精华,提高我的能力。
如今,30天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回顾起来,既充实又快乐,至少有如下三大蜕变:
二、蜕变:读、写、思
1、读书效率明显提高
参训前:一本书读几天,一般只能翻几页,就束之高阁,很少完整读完一本书。
参训中: 2天读一本书,但又不可能全天候阅读。可抽出的时间,仅早晚一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又不可能细嚼慢咽,只能提高效率,快速把握书中要点。
参训后: 现在可以在2个小时内,提炼出一本书的主要观点,并且结合自身实际,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2、写作能力明显提升
参训前:一篇文章构思半天,很难下笔,琢磨半天,很少完稿
参训中: 每天坚持写300-500字,并每天爆棚打卡。每天要爆棚,必须提前构思,想好写作内容,快速写作,“输出带动输入”的倒逼写作训练。
参训后:一篇文章的主题与结构,内容与形式,在写作之前,就要好好构思,从书中读到一个或者两个有感触的点,围绕该点用总分结构展开,收获了许多写作体验,500字半个小时完成。
3、思维明显升级
参训前:高风险创业,卖房创业,可惜失败;亲密关系不亲密。
参训后: 通过阅读与写作,全面提升了思维层级。比如对低风险创业、领导力的认知,通过阅读,反思了过去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与做法,比如对亲密关系,通过阅读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再读此书,我的亲密关系就不会这么差了”。
三、收获:满满的“心流”体验
30天,对漫长的人生来说,是短暂的。如果按照3万天算,30天仅占千分之一。但是,这30天对我未来人生的影响却是长远的。主要有如下3点:
1、读与写习惯的养成
过去虽有快速阅读与写作压力,但一直没解决这个问题。这次训练营,强迫自己,每天早晚必须阅读,写作,也必须在每天上午完成,坚持一个月,习惯自然就养成了。这对我未来每天大量的阅读与写作任务的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筑基作用。
2、个人认知的“啊哈”时刻
通过阅读《终身成长》,在对自身成长性思维感到欣慰同时,意识到了过去对他人的认识有固定性思维,对人对己不一的认知,结合阅读得到很好的反思,破除了部分思维遮蔽性,颜面深思,收获了许多“啊哈”时刻。
演讲开场白,如何吸引听众注意力?如何构建坡道?如何设置甜点?如何号召行动?对这些演讲问题,通过阅读《即兴演讲》有可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视觉锤》,对视觉锤的认识更加到位,丰富了我的营销知识体系,对于塑造个人品牌补齐了个人认识缺陷。
总之,通过阅读10本书,聆听10节大咖课程,纠正过去不正确认知,收获了个人认知的“啊哈”时刻。
3、链接了更牛书友
在30天读书训练营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得到小组长小能维尼、辅导员猫上、赋能官玲珑贝贝、活动组长佳丹、点评组段秀峰等书友的鼓励与支持,从提前提供阅读材料,到写作点评,从主题结构到排版格式,提供了及时帮助,并在训练营,链接了各行各业精英,拓展了广人脉。
在学习期间,先后收获了13枚优秀作品、3枚最佳作品勋章,并收获了6枚花式赋能勋章,极大地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热情。
四、 未来:唯有服务社会,方能回报社会
如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唯有不惧山高、不惧水险的“愚公移山”精神,以“视觉锤钉定位钉子”专业能力,提升全面服务社会的能力,方能不负这个时代。
未来,我将发挥营销专业优势,抓住万物互联科技机遇,为未来学习中心学子赋能,为新网络大学学生赋能,为复兴中华文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