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较不焦虑新手父母快乐育儿的方法看《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本书就对了。作者是一名并不多见的男幼师,他就是T老师, 拥有12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并且把他的经验汇聚在字里行间,书中还搭配活泼可爱的漫画,真正简单易懂易上手。
原来孩子的心里有那么多的小心思,当我们大人能够尊重他们的内心,再稍微使用一点小窍门,顺应孩子的发育规律,实现更懂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并没那么难。
作为父母是没有持证上岗的,而且我们面对的孩子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书中帮我们梳理了3~12岁儿童,做事拖沓不专心,不合群或者不自信等常见的行为问题,真正的帮助父母实现正面沟通,改变孩子的行为与习惯。
父母头疼的问题总是离不开孩子出门前的磨蹭、不肯收拾玩具、不肯吃饭,睡觉晚起床困难等等很多共性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日本的T老师怎么说。
第一,如何实现快乐出门?
家里设置乘车检票口,保持玩耍的心态,快乐到达目的地。出门前孩子的慢动作,例如穿袜子、鞋子、衣服,孩子的慢很大原因是精细动作还没训练到位。
尽量让孩子坐下来穿,时间充裕地穿。孩子不喜欢家长选衣服,不妨试试让孩子帮大人选衣服会有趣好多。
转播口述小妙招。看书之后我尝试了这个方法跟孩子说“我们正在走向洗手间,拿起牙刷,挤出牙膏开始刷牙”,同时确认孩子的动作跟上节奏。孩子的慢,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很认真在做好每件小事。
第二,如何快乐收玩具?
明确收拾的数量是一个还是具体几个?具体到收拾的物品,例如把小火车放到盒子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收拾的总时间等于两个玩具的收拾时间总和。减少孩子面对玩具散落一地的收拾压力。亲子接力赛,有大人的帮助,孩子更愿意积极配合让玩具乖乖回家。
孩子还想玩怎么办?一般父母会直接说不能再玩了,或者说再晚几分钟就要收起来。T老师的建议是先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主动让步。家长可以说感觉这个玩具很好玩,你还想玩5分钟还是10分钟?
讲讲收拾的故事让孩子做主角。以前有个小朋友不想玩玩具了,他开始收拾,收好了蜡笔、再放好了积木。接下来就发挥家长的想象力加上要收的玩具就好。
第三,如何快乐吃饭?
记录孩子好胃口吃饭的时刻,P图成吃萝卜的小兔子,爱吃肉的大狮子,时不时让孩子看到自己爱吃饭的样子。
带着孩子一起观察各种各样的蔬菜,从视觉、触觉、嗅觉去感受蔬菜的特别之处。如果有可能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烹饪过程。试吃会的游戏,小份量的饭团,让孩子吃了还想吃。
一定要保持快乐用餐。当我们家长想让孩子再多吃一口的时候,需要想一想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只是想满足家长自己的心理需求。
第四,如何管教孩子?
玩手机的问题已经大众化了,控制手机时间,可以每天发放一张15分钟的使用券。而孩子不爱刷牙,是因为不知道牙齿脏。不妨试试吃了海苔碎再去刷牙吧。讲话大声,玩一玩大声的大象,小声的蚂蚁切换游戏。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不妨试试模仿警察或者小公主。走路跌跌撞撞还乱跑,不妨试试练习走停的游戏和原地跑跳的游戏。喜欢乱扔东西,那就来玩一玩可以扔的东西吧。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不会的事情去责怪他,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去学习如何做对。正面肯定的语言比否定的语言更有力量。当我想让孩子跟屏幕保持合理的距离,避免拖拉椅子吵到邻居的时候,我会选择说“请你拿高拿远,请你轻轻推开椅子”。
等待需要家长示范,陪伴孩子体验等待的过程,理解什么是耐心。道歉不在于“对不起”三个字,而在于是否知道自己真的做错了,以及后面要如何做才能做好做对。
第五,如何做好亲子沟通?
人都是有畏难情绪的,更何况什么都在初学阶段的孩子呢?遇到困难是,即使很生气也不妨碍家长张开双手温柔地呼唤孩子,深深地拥抱他,肌肤的抚触会让孩子平静下来和更加地配合。可以告诉“宝贝我会帮你一起做”,让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责任人。
遇到过孩子在公共场合满地打滚,很多家长会说“你乖一点了”或者威逼利诱。但是T老师建议家长们温柔明确具体地表达“你可以站起来吗”。
不用说快一点,孩子也能自发去做。因为说了也是白说,无用的唠叨而已。在孩子的认知里不存在不快就不行的压力。设定详细小目标,例如先吃几口再加饭菜,而不是催促说快点吃。
这样提要求孩子更愿意配合“我有一个要求,看到纸巾吗?我希望你拿给我”。别小看语气词的神奇力量,“啊、呢、呀、啦、吧”这些语气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和和友善。
让孩子感受到一直被关注。家长可以复述孩子的话,像鹦鹉学舌一样让孩子知道,家长在认真听他说。我正在看着你“正在吃饭的某某小朋友”。
第六,如何批评和表扬?
孩子做错的时候问“为什么”是让孩子感受到被问责的压力,如果换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矛头不再指向孩子,而是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例如,问孩子鞋子没穿,作业没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做对做好的时候,就应该问“为什么”,例如为什么你会画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呢?让孩子明白努力付出才有进步。
文末想跟各位爸爸妈妈共勉的话。最了解孩子的不是书也不是专家,而是父母。在实践中去感受,陪孩子做到了的成就感,孩子做不好时抱抱他吧,家长自己做不好的时候也拍拍自己表示爱自己。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很多问题看似在孩子的身上,但问题根源在大人。家长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疗愈,幸福的童年疗愈一生。童年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被爱是每个孩子生而应得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