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时代如何变换,有的老理该讲还得讲。就拿婚姻来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认为这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任何人无关。只要两个人倾心相爱,就能够面对婚姻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殊不知一个基础牢固的婚姻,其背后,是两个价值观相近似的家庭的彼此迁就与磨合。归根结底就是那句被证实了无数遍无比正确的老话:最靠谱的婚姻是门当户对。
《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与方协文的结合与离异,恰恰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1、
黄亦玫和方协文,除了他们自己在外人眼里的郎才女貌人设以外,双方背后的家庭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黄亦玫是北京土著,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退休教授。广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造就出了黄振华、黄亦玫这一对品学兼优的模范子女。
在婚姻问题上,他们的父母从来不会过度干涉,更不会用财富、地位等等门槛去限制子女的交友范围。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们不会拖后腿。
即使在感情上受了伤,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做子女最坚强的后盾。
方协文出生在东北的一座小城,是家中独子,由母亲一人拉扯养大。受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方母的世界里,就只有自己的儿子方协文。
她像一个赌徒,把自己的后半生全押在了儿子身上。儿子发达富贵了,她的头顶就是晴空万里;儿子不如意受了委屈,她就感觉自己的天要塌。
仿佛这周遭的一切,都要围着她和她的儿子转,哪怕有一天儿子娶了媳妇,这个媳妇也得为她儿子和他们这个家服务。主要任务就是要伺候好她的儿子,更重要的,要为他们老方家传宗接代。
其实当黄亦玫选择和方协文结婚时,她是考虑过方家的家庭背景的。因为她明显看得出,方协文在与她交往时小心翼翼和讨好后面,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2、
为了帮助方协文克服这种自卑心理,黄亦玫选择放下身段,主动提出同他回东北老家登记结婚,并且在自己父母缺席的情况下,参加了由方母操办的婚礼。
也正是这场婚礼,为以后两人婚姻的解体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方母没有因为亲家的缺席而觉得亏欠了儿媳妇,相反,她背着黄亦玫埋怨儿子,说因为没有风风光光地置办酒席,她少收了不少份子钱。
在她看来,自己的体面和实惠是最重要的,儿媳妇被儿子夸得再好,那也是外人。她没有带来真正的真金白银,那么,她和儿子就是亏的。
从方母没有拿到足够的婚礼份子钱开始,黄亦玫这个儿媳妇在她心里就已经被否定了。
她也没把黄亦玫真当自己的儿媳妇看待,见到的第一眼,就对黄亦玫一口一个“小黄”地叫,一直到黄亦玫为她生下亲孙女,她都没有改过口。
此时的黄亦玫不是没有感觉出方母的态度,但一想到当初是自己先提出的和方协文结婚,而且婚礼结束后回到上海就是自己和方协文的两人世界时,她的处理方式,是假装没看见。
她选择了隐忍和忽视,她乐观地认为,和她过一辈子的人终究是方协文,而不是方母。
但她的算盘打错了,她低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方协文虽然远在上海读书创业,可母亲相对于对他,就像是遥控器和电视机。
除了一张令人艳羡的学历证书,方协文的骨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复制着母亲多少年灌输给他的价值观和婚姻观。
他把黄亦玫当做是方家的私人财产,他养她呵护她,给她吃给她穿,但唯独没有给她独立自主的尊严。而这却是黄亦玫最需要的,也是最看重的。
果不其然,当黄亦玫怀上了孩子,在一次并不严重的昏厥后,方协文自作主张替她辞去了出版社的职务。
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怀着就要成为母亲的美好憧憬,尽管很生气,黄亦玫还是原谅了丈夫的先斩后奏。
而方协文再一次没和黄亦玫商量,就擅自将住在老家的母亲接来上海,无疑就是对黄亦玫独立人格的第二次践踏。
3、
婆媳关系向来是家庭生活中相处的难点,更何况其中的一方从一开始就持有抵触的态度。
方母之所以那么痛快地从东北老家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和儿子媳妇挤住在闷热局促的格子间,其实只有一个目的:
让儿媳妇赶快给方家生一个大孙子,她对向方家的列祖列宗也好有个交代,同时自己回去也有了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
方母的到来,简直就是黄亦玫的噩梦,每天都活在窒息当中。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方母的监视视野之内。她看电脑,方母得搜查她观看的内容;她买回来自己喜欢的鲜花,方母转过头就添油加醋地向儿子告状。
明明是方协文害得她丢了工作,方母却明里暗里敲打她,说儿子一个人工作养家不容易,有的钱该花还是不该花,心里得有数。
尤其令人反感的一点,就是方母在自己认为不该让儿媳妇听的时候,和儿子说只有他们两个人听得懂的鲜族语。
在黄亦玫在的时候说,在黄亦玫父母来上海的时候,当着黄亦玫父母的面还说。
这种看似聪明的行为,客观上是在加剧黄亦玫方协文两人本来就有嫌隙。
以至于黄亦玫唯一冲方协文大吼的一次,就是告诉他,以后让他妈不要动不动就说她根本听不懂的鲜族话!
因为黄亦玫生的是个女孩儿,并不是方母心心念念的男孩儿,所以她只是象征性地待了没多久,就吵嚷着回东北老家了。
方母的离开,是黄亦玫和方协文重新审视彼此、打开心结、再次走向婚姻正轨的绝好的机会。
都说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可方协文竟然就犯了,这也成了压垮两人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要男孩儿的问题上,方协文和他母亲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已经有了那么成功的事业,怎么可能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传宗接代。
于是,为了能让黄亦玫安心生二胎,方协文把背着老婆向她工作的单位辞职的戏码又重新演绎了一遍。
但这次黄亦玫没有再忍耐,因为几次的妥协下来,她的内心已是千疮百孔。她连和方协文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在提出离婚时,她的语气安静平缓。
黄亦玫的第一次婚姻虽然失败了,但她有及时止损的勇气。而且她确信,自己即使不依靠男人,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
因为她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无比清醒的女人。无论是陷入热恋,还是回归单身,她都有能力让自己重回人生的巅峰状态。
而这种能力,却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