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认知的三大前提:
1神经活跃度
你能够有多久多深的沉浸在思考过程中,你能够把一个问题想得多么广多么深。
比心流更弱一些的思考状态,在长达几小时时间里,琢磨一个问题。
你需要能把一个问题扩的足够广,自己的根基扎的足够深。
2信息量
无论头脑有多么好,也是阅读了大量前人的智慧之后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东西。
比如商业评论,需要积累。亲身参与的积累。
比如文学,再跃升到一定层次之后,可以去读一些作家的传记以及作家自己写的文学评论。他们本身的收获,以及看法。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人类的行为活动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规律。多积累素材,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的一切。
3把信息量结构化框架化建模
真实的世界对于人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我们无法了解全貌,尤其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生态,或者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
任何一个人都一定是把世界进行简化,把复杂事物的核心分类分层,建模,然后我们把新的事物套牢自己的模型当中,才能够方便去理解这个世界。
现实生活中脑子不行或者认知不够的人,都是出自上面的原因。
怎么提升神经活跃度?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最适发展期的概念,神经活跃度跟小时候有没有让大脑适应一个高强度的思维过程有关,要做大量练习。
25岁之后,神经活跃度就很难大幅提升。
年轻时很多更细致的琢磨事,多想多看。
看什么?不要忽视人文社科的东西。人文性的东西,可以在我们年轻时没有足够信息量的情况下进入非常深入的内生性思考过程。
尽可能多的从碎片化的生活中抽身,留一个完整的时间给自己进行思考和学习。
什么可以碎片化?信息量的积累。
归纳和建模框架化的过程,必须经历完整的思考。如果是碎片化积累,没有自己的思考框架的话,那么经不起刨根问底的盘问。一定不要用别人咀嚼过的信息。
并非所有认知框架都得从自己得来,我们可以从书籍和别人的理论中,了解案例和规律,必须读一手信息。读书会这种形式通常省略了思考过程和推演的部分,省略了大量理论中没有包含的东西,没有思考丰富度,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看完一本内容丰富的书,你对内容的理解是自己的。而听书则让你得到的是别人的思考,二手的信息。
阅读不是为了故意反驳和质疑,不是去盲目相信什么获取什么,不是去积累谈资或者去摘抄,阅读是反复的权衡,揣摩与推演。
——培根《论读书》
文字是一个可以掌握自己思考习惯的过程,而去听书是一种被讲述者的逻辑带着跑的过程。
读书本身是一个结构性思考过程,看视频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系统性的视频看视频很难获取。
读什么书?
读西方启蒙时代的书籍。比如《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道德情操论》……
可能当代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但是你可以看到先贤们对于理论奠基阶段最朴素原始的一些思考。这是一种把事情从头到尾思考透的能力。
介于教科书和大众读物之间,通识性很强的读物。
能提供框架性的东西,能引导出一些学科原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曼昆经济学原理》,《性学观止》,《社会学的邀请》……
个人化的东西,写作方式比较灵活。
《刑法的私塾》,《天真的人类学家》,《万历十五年》,《哲学,科学,常识》……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创作能力/创作视角,当你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把它写下来,要求是比理解更高的。
如果你有创作者的视角,你能够更好的去分辨信息的真伪。
现在的年轻人有个毛病,很难把一件事情完整的阐述出来。以一个清晰的逻辑,用一段话完整的写出来。表达方式本身会影响你的思维过程。
不要丧失完整写一段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