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瓒老师今天邀请了95岁高龄的沈石先生教我们吟诵,万象书院二楼教室里,吟诵声声,悠扬动听。
沈老是老苏州,他在苏州中学读书时,教他们的语文老师姓庄,是前清的举人,教古文时都是吟诵的,七八十年过去,沈老还记得。
沈老气色非常好,看不出已经95岁,他说他的目标是要活到一百岁。我们齐声说您的目标一定能够超额实现!
可惜今天沈老嗓子有点发炎,跟我们介绍了一下自己,吟诵示范做不到了,好在魏老师十年前为沈老录过音,我们跟着录音学,沈老再评点我们的学习成果。
八十五岁时的沈老中气十足,坚持吟诵果然有好处,我们魏老师八十多岁也是声如洪钟般的,应该都是每天吟诵的意外收获吧?
沈老当年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作为进步青年,没等解放就投奔了解放军,然后随着大军往南走,解放了福建,他也在福州一住三十年,娶了福建美女,然后转业回苏州,担任市文化馆馆长、苏州市音乐文学学会会长。
那时魏老师是苏州市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动员沈老加入了吟诵社,沈老的音乐功底好,当时抢救的吟诵音频,都是沈老一首首仔细听着记下曲谱的。
我学吟诵一直不太用功,最近忽然兴趣浓厚起来,认真学习屈原几首诗的唐调吟诵,也听唐文治先生的录音,可当时录音设施差,满耳的杂音让我的耳朵受不了,只好转而听朱光磊教授的录音和姚红师姐的录音,想想他们都是一字一句从唐老的录音里模仿来的,真的是敬佩不已。
唐调留存下来的只有古风的吟谱,我们学的七言吟诵是魏老师年轻时向葛毅卿先生学来的,我们的五言吟诵是魏老师的家传调,也就是徐州那边的吟诵调。
最近我喜欢上了赵元任先生的吟诵调,常州话吟出来的“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好听得令我心醉。
好在魏老师从来不阻止我们学习别人的吟诵调,他自己也请来各路神仙来教我们各种吟诵。苏州话吟诵的传人,就请了裴金宝、汪平、童稼霖等老师,今天又请来了沈石老。
魏老师说,还有张家港一位老师,也是九十多了,路上太远怕出意外,就不请来现场了,我们下次课听着录音学。另外还有两位百岁老人,也不请来现场了,我们也听录音!
现在我每次开车在路上,都是在听吟诵音频,最喜欢姚红的声音,也喜欢朱光磊,也喜欢赵元任⋯⋯,其实叶嘉莹先生的五言吟诵调也好听的。
再上两次苏州话吟诵课后,魏老师会重新开始教我们唐调吟诵,这一轮我要认真刻苦地头悬梁、锥刺股地努力学习了!
晚上回家还是沉浸在古诗词吟诵中,去年也动员学友们开了一个吟诵班,请翠微来当吟诵班班长,按着魏老师编的《幼学古诗一百首》一首一首地学下去,现在已经学到了52首,十几位学友每天都在坚持打卡,刚刚去打开听听,每一位都有很大很大的进步。特别是翠微和书平,那吟诵水平超越我啦!
图四是吟诵班的二维码,我索性把其他可以扫码进的学习群也分享一下,小篆班、史记班、唐诗一到三班⋯⋯
九宫格放不下了,明天再放,现在要睡觉啦!
今天是文旅投票最后一天,还请诸位好友继续支持30号苏州漫山岛!
苏州人的精神就是用于争先,默默地,不显山不露水地,永不服输!不管规则怎么变,我们总是要赢!
昨天上午我投下两票后,漫山岛的得票数是10163,现在是11203,整整增加了一千多票!也许不止是我的朋友、学友们在投,但我们一定是主力军!
后面附上我们其他学习群的二维码,宋词两个班,诗经两个班,还有宋诗、陶渊明诗,还有三个二维码放不下了,还有四个班因为超过了200人,不能通过二维码扫码入群,只能好友之间互相邀请了。
宋词背起来不容易,能够坚持的学友不是太多,但是宋词的美,那真是渗到骨子里、呼吸中,无论是“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还是“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字字句句,回味无穷。
诗经一群在背小雅,诗经二群在背国风,进度不快,努力一把都能跟上,古意盎然,目酣神醉。
宋诗班是背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哦,锦心绣口、余音绕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定会让你悠然神往!⋯⋯
这么多的学习群,一定有一款适合你!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是要走在努力学习的路上,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能放弃努力哦!终身学习,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