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高考的第一天。中午有朋友在我们红楼梦小群里晒出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
今年云南、四川等地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与《红楼梦》有关。
我看了朋友说的,在群里说:“这要对《红楼梦》第17回很熟悉才能写好。”
随后,我又说:作文来啦。1.匾额的语文特点;2.用典;3.大观园的园林艺术;4.贾宝玉除四书五经外的才华。
的确,从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可以看出出题者对于阅读的重视。尤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极品,作为中国孩子都应当有所涉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有关《红楼梦》导读和黛玉进府等相关内容。
导语的内容是对《红楼梦》进行系统性的介绍,这只是提纲挈领式的,比如:对作者的介绍,《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红楼梦》的艺术特色等等。
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是否真正耐下心,在紧张的高中阶段认真读过全书呢?
我是在上初三时读的,当时读的时候,只关注宝黛钗的爱情故事,遇到其中的诗词统统跳过去。因为读不懂,就不想浪费时间。
回到前边的话题,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第17回的学生,完成今天的考题是有难度的。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是书中非常精彩的一回,其中的园林建筑写得堪称惟妙惟肖,是景物描写最好的典范。
据说,我国许多高校,建筑专业都要选修《红楼梦》的这一章节。
请看这一段: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méng],瓦的意思。)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bì],足的意思)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这一段正是今天高考题目中所引。
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
01.园中景物
其中有树木茏葱,有花草熌灼,有流水,这流水是从石缝下流过,这是动态的景致,再向前走,又见“飞楼插空,雕甍绣槛,”,这楼定是为元春省亲而建,必是雕梁画栋,造型独特,迤逦巍峨的。
刚才的视角是平视,若要俯视,则是“清溪泻雪”,“环抱池沿,”。众人继续走着,看到有白色的石栏、石桥,还有亭子。
读者跟随着曹雪芹的笔触,仿佛身临其境,走在大观园中。
02.宝玉破典
当有人提到“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看似不学无术的贾宝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宝玉敢于面对老爸众人,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宝玉认为,这里是元春省亲的地方,用“泻”字,“粗陋不雅”,“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的确是个好词,沁字,有浸润,沁润之意。芳字,代表了花草的香气,比喻美好,芳名。二字组合在一起,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嗅觉都有着美好、芬芳的意思,象征着贾家的繁华。
03.最美诗句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写得非常好的诗句,在第十七回中当属“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一句。
这是描写沁芳溪的,却没有用一个水字。
先看上句,从视觉的角度看,在沁芳溪湖水荡漾,波光粼粼。两岸有环湖种植的柳树,这池湖水有多深呢,三篙插入不见底。最为精妙的是,两岸的柳树的绿色是被沁芳溪的湖水映绿的。
下句是从嗅觉的角度加以描写,这湖水带着香气,隔岸的花朵都能分得一分香气。
不得不说,作者曹雪芹在写诗时,调动了身体全部的感官。
当然在第十七回中还有许多精彩之处,作者采用了详写与略写的不同手法,有重点地描写了沁芳溪。
《红楼梦》的第十七回的确在景物描写上为读者创造了很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