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之前评价自己的时候用了这样的词语“一事无成,百事荒芜”,这个词最早是在高中的时候听到的,当时的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就留在了脑海中,在后来上简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更加贴切形容自己状态的词语叫“求知成瘾,却无作品”,我始终对自己的评价都是“一无所有”,就像崔健那首一无所有中唱的那样
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吧。
恰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他打算离开公务员去找工作,以为自己诚意满满,我对他说(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你的卑微不值一文
我帮她看了看,都是些不要技能的初级助理职位,就跟她说,放弃这种无效的努力吧,你真没法找到这种工作的。
她生气了,瞪圆了眼睛问:“为什么,我不介意工资,愿意从低做起,什么都愿意做,我会很努力的,我很有诚意,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以上的例子,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会这么去做,其实当我们自己以为自己一无所有的的时候,当我们嘴边时刻挂着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有很多资本,比如说热情 坚持等等。
我们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内心却始终骄傲,正所谓天生傲娇,我们始终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原因是这样可以降低别人的预期,凸显出内心的不自信。当然这样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当时当你一直以此为借口而逃避所有的努力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我们觉的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是梦想还是激情还是上面提到的坚持,人的实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无所有好像更多的是说的硬实力,还有的东西提到的都是软实力。当然这里并没有那么的界定,硬实力的达成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并且很好衡量,而软实力不同,虽然也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但是却无法测量,你说你自己可以坚持,但是我无法通过简单的观察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直接看出来的,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提到这些东西。无论软硬,都需要时间积累和检验,我自己更加去偏向硬实力,自己认为这是根基,而软实力更多是起到辅助作用的。
对于上面的问题,原文的作者是这样回答的
在我看来,这是【巨无诚意】的表现,起码你告诉我,虽然你什么都不会,但你在学校的时候,策划过一个小活动,你在知乎写了些很不错的答案,你为了弥补的不足,自己在空余时间去学了个财务……这些明明是你可以为自己起点低而付出的努力和准备。
在我出来工作之前,我在学校里生怕毕业没人要,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多到大学四年几乎没看过一部电视剧;而我认识的另一个设计做得非常好的小伙伴,他几乎从来没有因为收入变高而怠倦过,总是在学习新知识;我在知乎上的一个朋友,因为有很多优秀的答案,面试一份跨行业的工作,收到了未来直系上司的严重好评……我和他们都不是大牛,都是平凡人,这些努力,都是从【什么都不会】开始。
我的理解就是当你自己觉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尝试,从各种你能想到的角度去试,去努力,看看自己的兴趣点,你知道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正如你所有欠下的债,迟早会还,当你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的时候,请为此好好努力,我最近在想的一件事情是兴趣能不能为一个人学习某件东西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我一直简单的以为兴趣会让一个人入门,入门之后的事情是靠的还是坚持,我会在今年学习python的过程中,尝试这件事情,看兴趣到底能不能提供持久的动力,很期待这件事情。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可以有的是把自己的心态放低,不断的去学习,然而这样的品质真的不像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能够拥有的东西,一无所有不是借口,而是你努力的方向,正如那句“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是轮不上拼天赋的”。
最近的写作能够很明显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自己该多读点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