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109----111)
1.第三事物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的共同体中。但是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109)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主体和求知者不断发生复杂互动的。如何让学生真正去认知世界?帕克.帕尔默先生说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演变,充分认知的过程。
帕克.帕尔默先生在书中曾说过火堆就是一个伟大的事物,它也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焦点,它吸引人类聚集在它的周围并且尝试去理解他们,让我们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去传播对火的认知,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认知它,亦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认知它,不管外在的形式是什么,主体是火堆,它是我们使我们聚集在一起产生互动的主体。我们每个人要通过一种方式去了解它、认知它,不同的认知方式会对我们的认知结果产生什么样不同的影响呢?
“也许在真正的共同体形象中,有着融合两种模式的提示,就是主体‘坐在中间且知之’。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关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110)
帕克.帕尔默先生主张在课堂上以主体为中心,让吸引我们的伟大事物----主体成为焦点,融合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特质,让体验升华。
最近看了一些超级语文课的视频,在这些课堂上,我着实被老师的才华所深深感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也在被不断地改进着,但是当看到一个老师将他理解后重新构架的学科知识综合了他的个人素养而体现出来的时候,作为一个聆听者,我还是被深深地触动着,不得不说这种触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中的感染和教育,这也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的一个特质吧,如果将这种特质融合到对伟大事物的共同关注中,我想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应该是难以忘怀的。
同时,学生从他们的求知者的角度也会和主体发生各种互动,他们的反馈也是五彩纷呈,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课堂魅力之一,我们不知道学生会在课堂上带给我们什么,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好奇心去等待,如果我们给他们创造了开放安全的空间,我想我们的收获一定是颇多的。
如何融合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呢?
“如果我们想要把课堂作为真正的共同体,一个让我们彼此坦诚相对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件伟大事物,也就是第三事物。当学生和教师是唯一活跃体,共同体很容易自我陶醉,不是教师成为绝对的权威,就是学生永远不会犯错。直到我们建立一条能同时度量教师和学生的宽松标尺----正如伟大事物所能做的,才能建立一个能同时体验严谨和参与的学习型共同体。”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100----110)
这里帕克.帕尔默提醒我们,真正的课堂共同体需要加入一个伟大事物,既能体验严谨同时也能参与。主体和教师和学生发生各种互动,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可以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