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让一个东方美人演《神奇动物2》里的巨蛇纳吉尼有什么问题?
我有两个老大难问题,一是怎么写散文,二是怎么写深度文。这篇选文可以看做是第二种文章,所以,我想通过拆解,推测别人是怎么写出来这样的文章的,以达成一定的学习目的。我选择的文章都不是什么热文或者爆款,但它们更具有逻辑性,更富有思考,更对大众负责。
一、蛇怪纳吉尼背后的厌女情结
【观察现象】《神2》虽下映,但对兼具女性和有色人种两重敏感身份的纳吉尼的讨论仍在继续,为什么会有争议?【用更易懂的例子,解释争议点】举出“白男救世主”的典型,以说明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个亚洲女人在故事中的展现方式。
【接上文论点,进行解说】介绍了哈利波特(即后续故事)中的纳吉尼,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从属者,并对纳吉尼的概念进行了说明,让读者有更全面的认识,“纳吉尼即将永远被困在一个蛇的身躯里,无法恢复人形”。
【接上文,解释上文中的重点】把上文中“美女变野兽”的重点,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积累案例!】并以《老虎新娘》为例,解释这种转变的意义,“这一美女到野兽的转变可见地根植于对自由、平等之关系的向往,根植于她冉冉升起的个人的、女性的欲望,根植于对旧故事中女性的忠贞与道德的反抗。”
【需要相关知识积累!】然而,纳吉尼的转变却是厌女症的表现。《神2》里虽然还保留人性和“正义”,而在《哈》里,则是完全的“恶”的象征。“这样的蛇蝎女人形象自夏娃、潘多拉开始便游荡于文本之上,作为邪恶的具身、男性幻想的投射,乃至是其阉割焦虑的症候(据传夏娃取自亚当的阴茎骨)而存在。”“不可控的威胁”,“结构性的暴力”,“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
二、对神秘东方女性的种族想象
【需要相关知识积累!】上文已经说明完全纳吉尼的厌女意象,下文继续说明由亚洲女性出演的种族问题。先介绍两种“东方女性”原型,并辅以华裔女星的例子,以说明观点,“塑造一个异域 “她者” 来维护西方优越性和种族合理性。”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论点,解释西方人对“东方”的刻板印象。并以网友和罗琳的对峙,得出结论。
读到这里,大概你已经发现,性别化和种族化的机制近乎相同,本质就是掌握话语权,将不熟悉的彻底异化为不可理解之物。罗琳笔下的纳吉尼承载着关于神秘东方女人的种族想象,就像许多男作家用女性角色寄托他们无处安放的性幻想一样,两者都并非真实,也同样作为 “她者” 被放逐。毕竟不是一类人嘛。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些书写者也不想成为笔下的这类人,于是 Nagini 式的蛇蝎美人注定只能做个被动的 “魂器”,而不是灵魂饱满的主体。
三、冷静、节制,女性主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这部分是我自己的反思。
通过拆解全文,基本可以看出文章的优点和我的问题。就文章来说,这样的结构和行文逻辑是水到渠成的,所以结构并不难。难得是,知识和“故事”的储备和重组,这是我所缺乏的,储备不足,重组能力未知。
另外,关于女性主题文章的一点思考。
在最初开始拆文的时候,出于提升职业技能的想法,我选择了热文,结果是文化类目下的热文,让我反感不已,更是宣称“自己绝不会去学”。但,反思后想到一个问题,我认为的那些文章表现出的思考片面、绝对、僵硬和观点的煽动、造作、媚俗,或许除了迎合市场外,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不能因为别人的不同而轻视他们。
也就是说,我不能“自我主义”地要求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是逻辑绝对缜密,无懈可击的。而是应该根据文章的阅读者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去理解不同文章存在的价值。
所以,咪蒙也好,拾遗也好,别的女孩也好,只是针对人群不同,不能以同一个标准去看待去要求。
说到底,这个局面,是我们消费者自己造成的。当庸俗的文章在市面泛滥,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所以,当我们瞧不上那些鸡汤情感文的时候,我们究竟在看不起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