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记忆里曾经有一个人,暂时将其称为L先生,在自己成长路上陪伴了五年时光,虽然联系断断续续,却在自己难过的时候,陪着当时那个我,一起成长。
与L先生相识是在初二,当时因为教育政策原因,原来的班级全部打散,分散到年级里其他班级。虽然对于班上同学来说我是初来者,但当时同学都很单纯和友善,让神经大条的我融入集体没有什么困难,L先生算是在那个时候交到的第一个异性朋友。
和L先生在一个班级的时间并不长,初三因为课程抓紧的原因,又回到原来的班级,不过因为班级安排的原因,和原来的班级恰好在同一层楼,虽然两个班级刚好是最左和最右的两间教室。
如何与L先生相识,现在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中考前,即使每天刷题刷得很疯狂,每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恨不得拼命抓住,但是,在当初那个智能手机并不是很流行的年代,每天午休最后十几分钟,还是忍不住在线和L先生聊QQ,即使话题没有什么营养,内容没有那么有趣,时间也算是自己努力挤出来的一小段时间。运气好的时候,偶尔还会在眼保健操结束的时候,借着月黑风高在教室外聊一聊最近的近况,开心的不开心的统统打包给对方,即使不能为彼此分解,但也能互相吐槽,缓解缓解心情。
当时我的闺蜜C小姐还开玩笑说,感觉你们两个就差捅破窗户纸,就像在谈恋爱一样。其实自己知道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自己也曾想过是不是彼此联系太频繁了,容易造成别人的误会。因为那时候的自己还给L先生出主意,怎们去追另一个女生。在L先生和她在一起之后,自己还在晚上回家路上狠狠哭了一顿,过程很狼狈,不过没有人知道,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慢慢注意和L先生的距离,一部分是因为我自己,另一部分也是因为L先生的女朋友,虽然年纪很小,吃醋不至于,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当时少年少女的独占欲,谈不上爱与不爱,更多的是因为外人的眼光和流言蜚语,道理虽然都懂,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来说,自己就像是被放弃的那一方,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和L先生的关系慢慢变得疏远客气。
高中时期,因为一个契机恢复了双方的联系,也知道了L先生和她女朋友在初三时候因为性格原因分手,当时心里也只是有一种豁然的感觉,和L先生的关系没有一开始那么亲密,却也是渐渐变的熟络起来。即使中考后因为成绩的原因,大家没有在同一个高中,封闭式的高中让个人时间更少,放假的时候也依然会在QQ上聊一下彼此的近况。我和他说我的压力,他和我说他的转学和班级。更多的时候是将彼此作为一个漂流瓶,只不过是更为熟悉,诉说以及认同的更多一些而已。
后来,L先生高中肄业,和我们这种乖乖高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同,当时的他更早的进入社会。因为大家接触的人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慢慢发现,自己能和L先生聊得话题越来越少,共有的快乐慢慢也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就算能分享的段子也常常因为彼此get不到对方的笑点,让聊天变得尴尬或者说是直接让对方无话可说。虽然QQ上的聊天一直断断续续,可是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感觉。一直到高中毕业,我进入大学,和L先生的联系才慢慢接近于没有。
最后一次和L先生聊天的时候,L先生说,其实初中的时候对我是有好感的,不知道是因为方法不对,还是因为我太迟钝,始终是没有办法让我明白他想要表达的,甚至在他提出要去追求别的女生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怎么帮他去追。当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看到他说的这些的心情,只能说是错过了呀,好感原来是双方都有的,但是有时候安排的就是这么好,就像是在同一层楼,却要在楼梯口向左向右,分道扬镳。
和L先生的相遇,初见时懵懂,倾心,傻乎乎的一厢情愿或者说是双方错过之后,被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又或许,双方的好感在时间长河中被冲刷遗忘,剩下的只有归于生活的乏味与淡然,再也没有了初见时的懵懂与激情。
不过那时的你,想起初见时的美好,可能还是会默默在心里感慨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的美好是记忆中最难遗忘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