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开销记录历史
一)那些曾经的工作日志
关于周计划制定以及周回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家台企担任品质兼客服工程师。因为在南京几家液晶面板客户驻厂,便每周写报告呈报给昆山工厂。
后来到昆山工作,就开始写工作日志。但仍然要经常到南京、上海出差。每次报帐,就必须提供每次出行时间。有时连续数周出差,每日记录不及时,就只能按周进行回顾。
2007年上半年,公司从台湾派来了一个厂长。厂长姓林,他要求所有职员,包括司机,每天要写工作日志,记录自己每小时的时间开销。工程师写完交给组长检查,组长查完连带自己的一起交给课长检查,以此类推,往上的副理、经理,每一级都要写。
那段时间林厂长及其团队可谓炙手可热,但后来由于在新品开发PK中输给了本土团队,待了半年不到就回台湾了。此后像工作日志等制度,也跟着废除了。
2008年我回到常州,继续在电脑上写工作日志,虽然只是每天记录2、3条,但已经成习惯了。
目前在第二份工作中保留的纸质日志,是从2010年11月份开始的,记录了去德国出差前办签证的经历。但在这几年里,制定计划和回顾总结方面,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系统化、标准化,仅仅是记录而已。
二)改变人生的一本小书
为工作而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2014年12月的一天,在某个微信公众号上看了有关时间管理的介绍,于2015年1月4日买了这本书,它让我开始了时间管理之旅。
照着书中的建议,我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制定日计划,当时也是周二。那时已经开启了我的第二职业——英语内训师,这让我探索为老板打工的同时,如何更加积极地自我成长。
现在来看这种日计划制定方式,繁琐而又低效,缺少主要目标而只是罗列任务。但它确实为我带来了最基本的秩序感。书中这些珍言警句现在读来仍是掷地有声:
那些偶尔进行时间规划的人和认真规划时间的人之间的区别也是如此。只是偶尔进行时间规划的人往往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千万不要把目标跟活动混为一谈。记住,活动是一些可以具体执行的动作。
建议你每天都至少要为自己安排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
(如何积极地拖拉)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要做。不读书,不翻报纸,不看电视,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二、周计划1.0时代
一)见到周计划的真容
真正开启周计划制定,是在2016年十·一期间,参加了幸福进化俱乐部线上部分的345烧脑节。除去那打鸡血般的七天假期,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由常州分部的严哥领导的周计划课程开发小组。
经过流程梳理,我了解了周计划任务来源、资源情境、防范风险、确定任务、分解任务、有效跟进、总结复盘的这些步骤,然后制定出了真正意义的周计划。只不过当时还未参加向组织揩油,没有根据年度目标分解任务,而且不太重视成果积累。
二)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在持续做了14周的周计划后,发现实际没有按照小组内讨论的“来源sourcing, 资源resourcing, 筛选sorting, 分解resolve, 跟进sequ, 复盘Revision”这样3SR原则展开。而且在小组讨论周计划的P1\P2\P3阶段也有逐条思考过,但实际执行时却完全未按流程来。
我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陷入这种低水平的勤奋?“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是个不安分的人,2017年第1周就去勾搭了深圳分部的小伙伴们,和他们讨论年目标。凭借与线下伙伴些微的交流心得,第3周我又直接与严哥面基。正是这次拜神之旅,让我再次了解了周计划的前世今生、体会管理者无处不在的思考艺术、看到大神厚积薄发的精进之道。特别在周计划上,也从原先的成果与任务倒置、不记录时间开销、未将既定任务按时间排列等等,改进成以下的按PORT模型制定计划并跟踪、记录:
3周以后,还开启了每周回顾模式,至今没有中断过:
三、周计划1.5时代
一)任务内容
周计划任务来自于月目标,而月目标则包含了年度目标分解——由年度期待转化而来。除去已经达成的年目标,我在现阶段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 对质量管理能力、领导力有价值积累的任务。如项目会议、有管理层参加的会议、质量周和月KPI报表、质量提升项目、效率改进项目,还有提升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学习,像《思考快与慢》共读。
- 推动整个质量体系良好运行的任务。像和相关部门梳理流程、用系统思维解决部门间配合阻碍、发掘一线员工智慧的培训任务。
- 提升女儿学习主动性的任务。不只是陪着她写作业,也按照年目标澄清六问的方法,再用PORT模型分解任务,并用雁阵进行项目管理。
二)选择依据
优先安排需要上周未完成的、外部资源配合的,以及反馈时间较长的任务,这些是重要且不紧急的任务。
其次是临时任务,重要且紧急的。特别是直属领导交待的。
至于不重要且紧急的,就安排下属或相关协作单位执行。
三)哪些资源
时间、精力、资金、人脉、能力
四)估算分配
目前每周预计时间为55至58小时,实际开销时间在60至63小时,平均完成度为72%。
五)完成标准
周计划进度表、每周回顾反思。
四、周回顾方法
我理解的周回顾不只是完成情况的罗列,更多地要加入反思。可以是成功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是不足之处的改进,但秉承一切的经历都是财富的理念,尽量从回顾中发现价值。所以,我尽可能将之写得有趣一些,就当在写一本书。
一)引言
这部分写下本周最深的一条感悟,话题来自午餐时与同事闲聊的灵光一现、年目标月度答疑会上导师的点评、工作中遇到阻碍时的反思等。
二)任务分解
回顾每周事业任务、学习任务和家庭任务的推进情况。我开始学着将它们作为项目推进,实现有可复制的成果输出。
三)每日计划的关联
既关注每日番茄钟数,这是对自己的精力管理;又控制计划外任务数量,学会预估和转化临时任务。
四)周计划成果萃取
这和回顾引言中的收获略有冲突,有时就记录一、两个小成果。
五)周计划进度控制
主要分析任务未达成的原因。但每周完成率一直在70%~75%左右,分析得还不到位。
六)分析调整
针对情绪上出现的焦虑、失落、不满等做描述。也许一时解决不了,但将之写下来。通过与导师、好友、同学交流,或许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