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bitcoin的技术和金融缺陷》、《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利与弊,我们需要反思》整理。
优势
1. 数据是真实的
可靠的协议,保证数据真实、完整、准确,保证了bitcoin虚拟货币的信用问题
2. 协议是安全的
不会被黑客偷走bitcoin,拿到的bitcoin也是真实可靠的。
3. 交易方便:电脑上操作,不用安装银行控件插件,任何时候都可以交易,交易几乎即时到帐(平均10分钟以内)。
4. 无交易费用:再没有异地付款和本地付款的区别
5. 很难会被追踪、无法被冻结:可以避税、用作灰色交易等
相当于可以匿名开户的银行
6. 去中心化
用密码学协议解决信任缺失问题。如拜占庭将军问题。
去除中间人,提高效率。
技术上的劣势
比特币目前(从09年至15年算5年的)数据占用约350M的空间,约有13万个block,平均50笔交易/block,计约650万笔交易。
1. 交易吞吐量小
650万笔/5年=130万笔/年=3600笔/天=148笔/小时=2.5笔/分钟
即使算现在的交易量是平均交易量的10倍=3.6万笔/天,也就相当于国内一家中小银行的业务量。
VISA的交易活动量大约2000笔交易/秒,是其4.8万倍,显然难以支撑VISA业务,更不用说支付宝的双11业务量了。
区块链目前还无法支持每秒上百万个交易。比特币网络每秒能支持7个交易,而以太坊网络每秒能支持25个交易,但Visa每秒可以处理45000个交易。
2. 数据存储开销大
总存储量大
使用bitcoin,需要在本地存储全部的交易记录数据,网络上存在大量这样的数据副本,其占用的总存储资源非常巨大。
虽然每节点目前只占350M,但以10万个节点算,当前总共已占用350M*10万=35T
业务量大时节点的存储量需求大
按VISA的交易量,每个block的大小要从10K变为1G,即近10万倍,即单个节点就要占用35T存储。目前只有大型机构才有可能配置到这么大量的存储,这会约束节点数量,从而降低了可信度。
3. 网络流量开销大
虽然交易时可用异步方式提高用户体验,但这些交易的block数据需要在所有节点上同步,按每十分钟生成一个新block=1G算,10万个节点消耗的流量=10T/分钟=166G/秒,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将面临巨大压力。
4. 数据检索性能受制于数据量
为了获得地址的账面余额,每笔交易都需要查询所有的历史交易记录,这种数据检索方式好处是不会有数据库锁问题,但却要消耗巨大的检索算力和IO,当数据量大时会成为性能的主要瓶颈。
5. 无法申诉
虽然技术上协议是安全的,但由于误操作、密码泄漏、密钥遗失等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却无从申诉。
安全性是人类本身的问题,远远高出科技能解决的范畴。
没有法律保障——这是去中心化模式的整体问题。
6. 密码学协议本身也并不一定可靠
协议的安全性是基于对已知算力和算法的评估, 一方面SHA256算法产生碰撞的机率非常小,一方面要达到碰撞所需的计算时间人类不可承受。但随着新算法和更强大的算力出现(如量子计算机),这种安全性评估将要下调。比如王小云曾将160位SHA-1的碰撞破解速度提升了2^11倍。
业务上的劣势
1. 并不完全是匿名
由于账目公开,很容易查到每个账户的交易信息,可以通过审问其中的已知节点,便能将相关节点一个一个找出来,包括账户本身。
2. 若作为流通货币,会造成通缩
因为它的发行量是已知的,并且增长很慢。但反通胀,亦即通缩,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流通货币总量应与经济活动挂钩(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大的偏差)。而更严重地是,bitcoin的这种特性将使得它成为一种投机商品,而不是货币。
这种稀有的特性应与黄金相当。
3. 形成泡沫
它的价值将随着流行程度而变高(参考费雪方程),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持有bitcoin,而不是用它来交易。而当投资者选择持有bitcoin时,也就降低了市场上流通的bitcoin的数量,亦即bitcoin的价值继续升高。
这会形成严重的炒作现象,使得bitcoin的价格将非常不稳定,降低了其可作为货币的信用度。
4. 证明代币真的存在
虽然你可以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创建新的资产代币,但是这些代币的发行人必须能够证明他们口中的代币确实存在。
5. 纠纷调解非常复杂
由于涉及到产权和法院系统,争议调解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虽然将这一过程去中心化可以使个人拥有选择调解员的自由,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他们可能在另一方面就要放弃一些东西。
纠纷调解期间资金不可动用——尽管多重签名地址使用的是一个民主化的非托管代理机构,但是在纠纷调解的过程中人们不可以动用他们的资金。
6. 无政府
去中心化的模式很象无政府主义,不可控制。一方面会引起金融等权威机构的排斥,另一方面,在很多现实问题面前,我们的确需要政府这样的机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