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正因为它的复杂性,使得不少人在研究心理现象的时候,走入了歧途。这就是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上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这两个科学的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临床的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最开始是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它们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只能叫做感应性,不能叫做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有些植物也拥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它们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的产生视作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环节动物相比于同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多了神经系统。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有关。
环节动物的心理现象非常简单,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如蚯蚓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链。它们只有皮肤作为感觉器官,能起信号作用的只能是触觉的刺激。
脊椎动物有了脊椎和脑,神经系统有了很大发展,它们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而不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我们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是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即反映的功能。客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活动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映像,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研究心理离不开客观现实。对人来说,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己。
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了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一种主观现象,即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