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二解 逍遥游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庄子不二解

逍遥游

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kūn)(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冥,极北的冥海,冥是因水深所呈现出的黑色,深而大,故称冥海。但下文庄子又说,冥海者,天池也。实质人以为海为大,对几千里大的鲲而言,不过是个天然的池塘罢了。

鲲不好好地呆在这个池里,又何必作南飞之行呢?原来大魚吃小魚,鲲必以池中之魚为食。但恐虽以池内魚之多,尚不足以厌身长千里的鲲的胃口。魚吃光了怎么办?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成了鲲必须回答的问题。只能是换个池塘,再找鱼吃。一般现代人会说那还不简单,游去呗。但这里忘了庄子后面找补的那句话:溟海者,天池也。即说池,则为孤立之水塘,并无水道通外部。况且以战国时人的地理知识,也不会知道各大洋串通的道理。因此鲲面临着魚竭而不能去别处觅食的困境。怎么办?于是鲲化而为鹏,飞将出去,再到南边的天池南溟去找点魚吃。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

魚化成鸟,人称之为鹏。鲲大,则鹏不得不大,大有大的难处,其实也是不得已。多少注家以为鲲之化鹏,是追求精神的自由、超越,是追求逍遥游,均不着边际。鹏之徙也,由北溟飞至南溟而止,是有目的有止尽的一次鸟类的迁徙,当然不是逍遥游了。按后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辫,以遊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正是对逍遥游的解释。逍遥游是无穷之游,没有止境,鹏之路途虽遥,但目的地是明确的,故鹏之游是有穷之游,当然不是逍遥游了。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徙,是迁徙,指侯鸟年年冬夏在南北之间迁徙。即说鹏迁徙,可见鹏是侯鸟,年年夏季在北溟化鲲觅食,到冬季鲲又化鹏飞往南溟,在南溟鹏又化成鲲以吃魚为生。南北之间飞来飞去,鲲鹏之间化来化去,无非是种生活方式,对鲲鹏来说是极平常的事情。对它而言,南北溟不过是觅食的池塘。南北极之远,九万里之高,于人而言如此不可想象之大的空间,对于鹏而言,也不过是日常习惯不以为竒。

齐谐者(8),志怪者也(9)。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0),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齐谐应为人名。志怪,是好讲竒谈乱论。这里抬出个齐谐,煞有介亊,如真有鲲鹏之事情一样。这是庄子滑稽搞怪。

       鹏身狼犺,飞行当然很困难。故前文说它海运徙于南溟,这句说去以六月息,意思是一样的。海运是海动,现在叫海啸。六月息是六月的台风,台风引起海啸,故一会说海运,一会说六月息。鹏如此之大,起飞时光凭已力当然不行,一定要等到六月,靠足以引发海啸的特大台风的升力,方能起飞。但要升至九万里高空,不光要有台风,还须靠龙卷风。扶摇是羊角状的风,现在叫龙卷风。为何一升就非得九万里?也是不得已,以鹏身之广大,不可能象寻常小鸟穿山谷而过山,只能飞在山巅之上,故不得不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何谓“逍遥"之“游"?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 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 篇...
    彭小艾阅读 3,848评论 0 1
  • 庄子逍遥游篇讲到了鲲鹏,很多人都认为鲲鹏是自由逍遥的象征,是逍遥游。仔细琢磨一下原文,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北冥...
    徐不二阅读 869评论 5 3
  • 持续分享35天,20170816。张红。 今天我们信阳群里大家积极踊跃,出言献策。我看大家的方法都很好艾,我想...
    啊呦a7_94阅读 132评论 0 0
  • 这次棒棒糖完成的不太满意,特别是蓝色那支……可能是因为儿子一在问这问那,没法专心了!哈哈 草草收场,要去买棒棒糖吃...
    小雨_姐姐阅读 259评论 7 7
  • 冰叔的一句“有梦为马,随处可栖”,不知道勾起了多少人的流浪梦; 顾老师的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是蝴蝶效...
    小P的P阅读 809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