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天,晚上8点多回来,文章还没写,干脆没有构思,今天也几乎没有有效输入,怎么办?
每当这种时候,就会很佩服那些能够风雨无阻去做一件事的人,更佩服那些即便做的不好也能勇敢去做的人。
只能去写,没啥可写的也要去写。看上去这属于一种盲目追求形式的行为。但借由这样的行为,是想让自己记住当下这份多少让人不舒服,可能还有点痛苦的感觉,以便让自己真正重视提前准备的重要性,进而真的能去提前准备。
在这个当下,“从明天起,我想提前去做准备”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也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所想。不过,这个「想做某件事」的念头却值得推敲:我是因为当下的压力,所以在内心里冒出某个念头,以帮自己缓解压力和挫败;还是说,我果真发自内心地意识到某件事情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一种今后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地去做某件事?
暂且不做判断。只是想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想做」可能差了点力道,有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会看似信誓旦旦地讲出一句“我想读书”、“我想运动”、“我想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也确实在刚开始的几天里,付出了相应的行动。可过不了几天,还是回归旧有的生活方式,就好像自己从来没说过那句话。
真正的「想做」应该是怎样的?稻盛和夫说,那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是“不管怎样,无论怎样,一定要这样”,是“一定非如此不可”。「想做」一定不是想想而已,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那当中有一份无比强烈的愿望。也只有在这份强烈愿望的驱动下,一个人才有可能克服万难,把想做的事真正做出来。
你也想做某件事吗?你的「想做」在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