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并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一直都是。中学、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读小说,各类武侠小说,古龙系列、金庸系列,喜欢的一直读完。学校周边都有书店,专门提供租书服务,书架上的小说都很破旧,也反映了他们是多么的受欢迎。而我,一个理科男,作文水平一直还算不错,却从来不读小说。偶尔去图书馆,会借四大名著之类的文学作品,但真正读完的小说估计一个手都能数完。
工作几年之后,在一个公司领导的鼓励下,开始了读书,书架上堆满了网上买来的书。但也仅限于一些与互联网、管理、励志等主题相关的书,几乎不会购买文学类图书。
后来换了工作,开始跑步,读书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读书越来越少,对专业类书籍越来越没有兴趣,偶尔会买几本小说。慢慢的喜欢上了文学作品了。
开始读了一些韩寒以及他编撰的杂文作品,对他的文风还是比较欣赏,语句犀利,不留任何情面,看你不顺眼,就骂你个狗血喷头,还找不到几个脏字。后来又开始读了一些关于名人的书,比如白岩松,柴静,陈虻,崔永元等人的文章,对《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印象深刻,一个如此NB的电视制作人,而我之前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柴静的《看见》,也是对我感触很大。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深入一线,了解实情,但很多时候,节目并没有反应真实的情况,会给人们一种显而易见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很可能不正确。也让我想起陈虻曾经教育柴静,不要替观众下结论,不要做任何的判断,要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自己,而记者做一个倾听者,聆听主人公的故事,也站在观众的角度发问。这个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蔡崇达的《皮囊》,畅销的一部作品,自己感觉都不能把它归属于小说这一类,应为写的很真实。父母作为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而我们往往对他们的关心并不到位。日常的关怀都习以为常,但一旦失去才会明白他们的宝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变迁,我们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更多的是漂泊在异乡,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长大了,不再依靠父母,而他们对我们的关怀却始终如一,对我们的依赖与日俱增。在读了《皮囊》之后,我也尝试写了几篇文章,记录我的身边人,父母,爷爷奶奶。在我看来,没有人会为他们写文章,至少我知道的人中一个也没有。希望我可以做点事情,为他们写点文章,让后人也有机会从点滴文字中了解一下他们和我曾经的故事。
后面买了亚马逊的会员,可以借阅不少书。在kindle上读完了《一个人的朝圣》、《小岛书店》。小说本身情节并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反而是平实的语言,对环境的描述,平常人的生活带我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也更多地全面思考。平凡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并不为人所知,只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或许了解,可以说上几句知心话。很多时候连个说上话的朋友都没有,只有一个人默默思考、回忆,独自走在路上。
人生在世,总会有几个知心朋友,有些故事埋藏于心。到了一定的时间或者说时机,总会让你想起这些事情,总会让你想起那个很久没有见过面的故友,回想起你们之间发生的那些故事。此时,你往往会发现,这些故事在脑海中的记忆是如此深刻,他们对你生活的影响也是意外的深远。
读小说挺轻松,尤其是这类描写普通人生活、情感的小说,总会比较容易让你进入设定情节,可能是比较贴近生活吧。但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写个故事,更多的是通过写故事表达一些思想,关于情感,关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