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国》的开篇,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我们应当慎重考虑“一个人应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的大事”,而在结尾,柏拉图恳切地向人们发出忠告:“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与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一位将国家事务作为一生思考核心的伟大哲人,如此认真而精妙地谈论城邦和个人的正义,原来《理想国》仿佛一位睿智深刻的年长者娓娓与当时和后世的人谈论人生最关切的问题。
认识“城邦”和“人”
《理想国》的开篇从最日常的对话引入,苏格拉底在献祭和观看表演后回城的路上被普来马库斯拦住留下谈话,经过来回的对话,苏格拉底提出“正义者是快乐,而不正义者是痛苦的”这一观点,虽然这一观点虽然是辩论结论,却是未经详细审察的,因为连基本的“什么是正义”还未有定论。所以接下来应该首先去看什么是正义。此时柏拉图大开脑洞,提出了先探讨城邦里的正义是什么,然后再来看个人的正义。
如何评价这种“由大见小”的方法呢?我直观的感受是赞叹柏拉图的智慧。看到二者不仅在静态的内部结构上是一致的,不同政体和对应着的不同灵魂,而且在各自动态的转换也是非常巧妙地吻合。对我个人而言,从大的国家来看个人,以及从个人来看国家也都是非常新颖和有趣的视角。这种方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理想国》到底是一部关乎个人幸福的伦理说著作还是关乎城邦幸福的政治学著作,自由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但是回到柏拉图的论述,庆幸在当时还没有对哲学有着像现在这样对于哲学的分门别类,他的思考是问题而非学科框架驱动的。在《理想国》第四卷434E中,他提出不仅仅是要由大见小,还要将“两处所见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以便可以“照见了正义”。由此可见柏拉图并不囿于某一类学科的限制,他最终的落脚点的不止是个人或者城邦的幸福,而是他认为更实在的关于正义的理念。
下面具体地看柏拉图对于城邦和个人有着怎样的认识。
城邦的起源和结构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的建立源于单个的人不能自足。基于对日常的基本需要,不同职业的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各自的工作来相互满足生存需要,一个“猪的城邦”建立起来了,随着城邦的扩大,不断有新的职业产生,新的阶层也出现了。城邦基本的三个阶层为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每个阶层都最善于从事他们的工作。
这里值得留意的是,城邦内建立了分工原则,分工的依据则是根据各人的天赋,每个人发挥自己所长,专门做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柏拉图特别谈到统治者应当是年纪大一点的最好的人,护卫者应当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而且应当真正关心国家的利益,在随时的考察中也能保持护卫国家的信念。这些特征为后面的美德尤其是正义的展开做了铺垫。
灵魂三分论
与城邦中的三种基本的阶层一样,柏拉图推出个体的灵魂也存在三个部分,分别是欲望、激情和理性。欲望跟物欲联系,柏拉图将欲望分为必要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必要欲望是不可避免的和有益的,不必要欲望对人“没有好处,有时还有害处”,是可以戒除的。在非必要欲望中还存在着非法的欲望。柏拉图承认非法的欲望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是因为后天受到的控制不同而呈现的强度。激情被定义为人藉以发怒的东西,激情还涉及对于荣誉和胜利的渴望,一般来说激情是站在理性一边,支持理性领导欲望。理性是人用以思考推理的,单从这一点看似乎与现在我们日常所说的理性差异不大,但柏拉图在后面补充道,理智既然是智慧的,是为整个心灵的利益而谋划的。如此柏拉图所言的理性就很不同了,它不仅是一种认识的工具,帮助人思考问题实现目标,还可以帮助人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恰当的目标。此外,柏拉图认为理性应当具有领导作用。
整体来说,柏拉图对于城邦和人的看法是比较乐观的。在他看来,城邦有不同的阶层,人性中有不同的部分,这些阶层和部分各自内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有不好的欲望,但是他对于城邦的统治者和灵魂中的理性部分还是寄托了很高的希望。相较而言,我更赞叹格劳孔在论证若可以“随心所欲”人都会做有利于自己的不正义的事中提到的戒指故事。古各斯的祖先是一个牧羊人,有天他偶然找到了一枚可以让自己隐身的戒指,于是他靠着这个隐身的本领夺取了王位。如果人们获取了可以免受惩罚,避开不正义的不良后果的“戒指”,按着人的本性,是会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不正义的。按照柏拉图所说,人的灵魂中有理性,理性会从整体心灵的益处出发,但是这个假设是站不住的,人的本性并不是考虑整体利益,即使人会考虑整体利益,如果在一些可以不正义地谋取个人利益而又不会直接严重地损害整体利益的情景中,人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不正义呢?
何为好的生活
整体高于部分
柏拉图是一个热爱集体的好青年,他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基本假设我认为一方面是二者首先是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是现在的我们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当二者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当以集体利益为重。可能这种粗暴的说法太简化他的思想,那让我们仔细看一看他是怎么表述的。
柏拉图在建立理想国的模型时,多次强调建立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或者是“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他还用给塑像上色的形象比喻来说明这个目标的合理性,塑像的不同部位应该有其应有的颜色和样子才能形成整体美,如果最美的部位眼睛涂上最美的紫色是非常奇怪的。这种类比乍一看是很形象而有说服力的,但仔细想,第一,个人与城邦的关系是否如眼睛与五官一样如此相关?至少现在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很多人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家庭或者个人奋斗上,幸福的城邦之中属于自己阶层的自然幸福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甚至是底层的人想要努力挣脱的。第二,塑像合适的色彩有本身真实且相对确定唯一的对应参考的,但是城邦的最大幸福是什么呢?若二者能够类比,这个前提特征要在谈论城邦幸福的时候也能说得通。这个问题柏拉图在后面是引入了理念来解决。
基于柏拉图对于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看法,在面对不愿意走下洞穴的哲学王,柏拉图选取的方法是“说服或强制”。另外一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无论是穷人富人,若是身体孱弱或者不健全,不能承担自己的职责,柏拉图认为城邦应该让其死去,因为这类人活着与己与人都没有好处,还会产生体质更糟糕的后代。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是极端和毫无人性的。
何为美德:四主德
善的城邦应当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相应地,人也应当具有这四种美德。首先对于城邦而言,智慧意味着统治者具有的知识,国家的勇敢是因自己的某一部分人(护卫者)的勇敢,它不仅指通过教育获得的对于什么应当害怕的信念的保持,还包含了抵制快乐和诱惑的能力。节制不是通过部分对国家起作用,而是贯穿整个城邦,在关于统治和被统治问题上表现出的一致性和协调。正义是指每个人做自己的事,得自己所应得,而彼此之间互不干预。相应地对于个人来说,人因为灵魂中的理智部分懂得整体利益而拥有智慧,因为激情部分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什么应当惧怕的信念而成为勇敢的人,因为灵魂整体一致赞成由理智来领导,三个部分和谐一致而拥有节制,正义也在于灵魂的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协调有序而不是互相干涉。
柏拉图对于这四种美德的论述可以说是为他论述何为正当的生活搭建起了核心的架构,读过《理想国》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我发现之前对于四主德的认识跟柏拉图的原意实在是相去甚远,这里的智慧不是拥有丰富深刻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智对于最大(这里指心灵整体)利益的看重,勇敢也不是仅指行为上的不惧怕,更重要的是信念的保持,还包含了内在心灵对于快乐和诱惑的抵制,这点作为勇敢的含义我比较认同。节制和正义在这里看起来含义很类似,都是从整体来看,强调秩序的和谐。具体地看,节制更侧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而讲到正义,柏拉图指的是灵魂各部分在分工原则下各司其职,通常是指欲望和激情不能僭越成为统治者。不正义正是由于灵魂的混乱无序,低下的部分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梗倾向于他向性的正义或公正是不同的。同时柏拉图讲到,正义不是一种独立的美德,其他美德实现了正义也会自然就出现了。
何为实在:三大比喻
实在是相对虚幻而言的真实,相对短暂而言的长期,甚至是永恒。什么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是实在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价值观中会以什么为重要。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有的人错将短暂视为永恒,将幻影看作真实。柏拉图在三大比喻中讨论的正是这类问题,什么是更为实在而是更值得追求的。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在线段比喻中,二者对应两段,在可见世界这一段,又分为影像和实物,可知世界分为数理对象和形式,与这四类现实依次对应,有四种心智形态:想象(imagination)、意见或信念(belief)、思想(thought)和理智(understanding)。这里的前两段线段比较易于理解,在第三段数理形象段灵魂仍然需要借助可知世界中的实物,但却只是将其作为影象,他们从假设出发下降至结论,而不是上升到原理,所以还不是最高阶段。第四段也是最高的阶段,指逻理智本身用辩证法达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已经完全不需要借助可见世界中的实物,而是只使用理念,最后也归结为理念。
洞穴比喻是广为流传的比喻,想象在洞穴中有这样一些自出生就被绑着不能走动和转头的人,他们身后高处有火光,在火光和他们之间有一条路,有人扛着各样器物发出声音从路上走过,这些囚禁者会误将对面洞壁上的影子看为真实的物体,也会把声音看为是阴影发出的声音。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囚禁,得以转动,以及走出洞穴,看到世界的真相。
最后我们来看太阳比喻,太阳比喻的引出是因为格劳孔向苏格拉底请教善是什么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这个问题太难,不如先去讲“善的儿子”,即在可见世界中很像善的东西——太阳。正如太阳光使得眼睛得以看见可见事物,善的理念也使得人的灵魂得以认识真理。知识和真理不同于善的理念,善是更超越的存在。
这三个比喻之间也有着巧妙的联系,囚徒在洞穴中看到的影像即为线段中的影象,获释的囚徒在转身后首先看到的是线段的第二段即实物,上升至洞穴外的过程,人的心智也在上升,直到最后见到太阳,才认识到善。
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洞穴比喻,在苏格拉底刚提出洞穴场景时,格老孔直接的反应是“你说的是一个奇特的比喻和一些奇特的囚徒”,苏格拉底否定道“不,他们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是啊,我们是一些和他们一样的人,不是在物理空间的意义,更是在日常观念和自己行动中,洞穴比喻会帮我反思我所看到的是否像洞壁上的影子一样,只是没有规律和意义的幻影,以及在努力追求的是否就像识记影象顺序以竞争无意义的比赛得奖赏一样。但是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走出洞穴呢?这取决于太阳之喻的可靠性,太阳是终极的善吗?走出了这个洞穴是否其实只是意味着进入更大的洞穴了呢?
何为快乐、富足和自由
这部分我们仔细来看一下什么是“生活得好”,在第一卷结尾354E处说到的“生活得好的人必定快乐、幸福”,这些词我们现在也经常提到,但是在柏拉图看来,这些词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将选择“快乐”、“富足”、和“自由”三个概念来展开。
1.快乐:柏拉图认为与心灵的三个部分对应,有三种快乐,分别是爱利者的快乐、爱胜者的快乐和爱智者的快乐。三种快乐并非是同等的,而是可以被比较和评判的,经验最丰富的人才有评判的优势。柏拉图得出的结论是,灵魂中爱智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而这部分在灵魂中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痛苦和快乐之间有一种中间状态,是既不快乐也不痛苦的平静状态,所以脱离痛苦并不等于快乐(只是似乎快乐的中间状态),没有快乐也不等于痛苦。这个角度还是在批评没有经验过真实快乐的人对快乐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只是自以为快乐。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柏拉图将心灵的空缺类比身体的饥渴状态,认为将心灵填上知识和理性等实在的东西,人们就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最终的结论其实对应正义的概念:如果心灵整体遵循爱智部分的引导,每个部分就会发挥自己的功能并且享受自己特有的最真实的快乐。
2.富足和自由: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指富有黄金,而是幸福所必需的善和智慧的生活。而真正的贫穷和奴役也是指心灵上最低级的欲望部分扮演统治的角色,最优秀的部分被奴役。柏拉图也批评了民主制度,僭主政治是从民主政治发展而来正是由于极端的自由产生了极端的奴役。对于个人而言,所谓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若是让灵魂内的欲望做了主人,则也成了自己是自己的奴隶,结果也只能是无法满足的贫穷状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些问题,柏拉图还通过模拟心灵塑像的方法来讨论,用一只复杂的多头怪兽像表示欲望部分,狮形像代表激情,人形像代表理智,再将将三像合一,加上一个人形的壳。最理想也是最正义的状态是人能够主宰整个人,使狮子成为盟友,管好多头怪兽。
总结来看,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仍然建基在灵魂三分论和正义的概念上。心灵塑像的类比非常形象,让我们看到在表面看似平静祥和的外表之下,人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甚至是可怕的。柏拉图看到了人的内心的空缺状态,并否认了人们用不实在的东西去填补这个只有实在东西才能填补的努力,不能不说这是对人类心灵的深刻洞见,但是柏拉图仍然将知识等看作美德看作纯粹实在和不变的东西我认为并不能说得通。
如何实现正义
在经过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论述,基本可以清楚看到,个人应该如何通过追求正义而实现好的生活。而如何实现正义的城邦相对需要复杂的条件和安排。
制度设计
柏拉图认为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应当像痛痒相关的“一个人”一样,是统一和团结的。为了避免内部的纠纷,他主张废除私有制,实行一切共有。其次还要废除家庭制度,实行优生优育,让优秀的男女尽可能多地结合,重视最好者的下一代的培养,最坏者的下一代可以不予养育。
为了配合制度的实施,柏拉图还提出了一个听起来有点荒诞的“高贵谎言”,让城邦的人相信自己都是在地球深处被孕育出来的,在被铸造的时候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成为统治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当然这种阶层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农民也会生出含有金银的后代,那么就应当提升到军人或者统治者当中。
教育
教育对于正义城邦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谈到两种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是针对护国者的教育,教育内容分为音乐和体育两部分,这里的音乐教育相当于今天的文化,包括音乐和文学。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音乐和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使人的灵魂中的理智和激情两部分配合得当,达到和谐。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哲学王,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学习数学、几何和天文学等学科,三十岁开始学习辩证法,再过五年接受公务锻炼。五十岁接受最后的考验,用善作为原型治理国家。利用剩下的人生时间来研究哲学,以及承担处理政治事务的义务。
除了教育内容,《理想国》中阐释的教育理念现在看来也仍很有启发意义,基于洞穴比喻,柏拉图提出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实现灵魂的转向,让“灵魂的视力”向上看。此外柏拉图还说到,自由人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因为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这些观念启发我们现在的教育要更多注重对受教育者道德的引导,关于被迫教育有一定道理,强迫的学习效果往往是不好的,但是注意到在洞穴比喻中,走出洞穴的人其实是被人硬拉着走上崎岖的坡道,另一方面当走出洞穴的哲学家不愿意走下洞穴时,柏拉图也主张要进行说服或者强制,这其中是否有矛盾之处,这是令我困惑的问题。
写在最后
《理想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常引入的对话形式和精巧的类比、比喻,其次是主题其实体现了他的很对于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的深切探求,还是蛮让人感动的。但是感觉柏拉图的思想中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培养出善于认识理念的哲学王之后,他们并不没有参与政治的意愿和热情,只好强制。洞穴中忽然被释放的人在走出洞穴时候经过了一个被强迫往上拉的过程,但在论述教育的时候,他又提出不要强迫人学习。再比如统治者应该是追求真理摒弃虚假的,但因为集体的利益却可以允许使用“高贵的谎言”;最后觉得对于一些更根本的问题没有深入的论证,不过可能也无法论证... 例如为什么说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的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灵魂不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