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的问题:行动是否需要理由。
我们通常联系其他人是因为我们自己有事,我们有事情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有事情需要和他人沟通达成一致的效果,以推动我们做接下来的事情。这种内部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利己。比方说:向他人请教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一种是共赢。向他人提出我们创造的共同利益,就共同利益进行沟通,之后再推进事情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是最近我其实一直觉得这种方式是受限的。很多时候我想联系一个朋友,不管是曾经在思路上还是在生活中帮助过我的朋友,我的理由其实只是因为好久没有联系了,我想这个人了而已,我想和ta聊个天,因为我们曾经在彼此的生活中互相支持过,在彼此的思路中互相扩展过,并被彼此认为是真正可以称得上朋友的定义的人。但是有时候,我又会觉得直接说有点傻。我能说:嗨,我就是因为想你了,之后才和你聊个天,打个电话,聊个微信吗?如果要话题,好像多多少少也需要一个理由。
所以,我陷入了人行动为了什么需要一个理由的思考,一个利己或者双赢的理由,我为什么不能只是说:我就是因为想你了,然后就想去联系你,而不是我一定要找个话题,找个理由去让我们看起来名正言顺的联系呢。
当然我说的这种是局限在不同城市的朋友,对于在同一个城市,我们当然完全可以说,我们好久没见面了,出来吃个下午茶等等之类的。
所以,我觉得成年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丢失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曾经拓展过思路的朋友,曾经一块彼此支持过的同伴,在不同城市生活的话,如果我们真正已经融入了一个新环境,那么,与原来一起走过来的朋友,为什么就可以变得看似毫不相关的,当这种看似毫不相关持续的时间很长的话,那就真得变得毫不相关了。但是我们曾经彼此支持过,曾经彼此丰富过思路,给生活带来很多新的理解与色彩。
所以,我对人的行动需要一个理由作出怀疑。那我应该怎么办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有时候觉得,如果能处理这个问题,在情商上面的进步才有真正有质量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质量的关系,当我们有有质量的行为对其作用的话,就会产生良善且持续的可信赖关系,给大家的感受其实都是极好的。
还有一个前提,是现在大家都不怎么发朋友圈。无法通过朋友圈来保持有质量关系的持续联系。大家有各种的方法可以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