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年轻人来说,相亲是个有点陌生的词;对另一些年轻人来说,相亲有时候是家常便饭。
针对相亲这个话题,特地对几个人进行了线上扯淡。
01
我爸有个朋友,他儿子毛豆二十了,因为没有进行学业,早早跟着他经商跑业务。他爸说,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对象。
以下是我俩的对话:
我:你对相亲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毛:找一个一见钟情的过日子(大概就是大面积撒网,选择性捕捞,遇到喜欢的就上)
我:你觉得是相亲遇到一见钟情的几率大,还是自己慢慢找的几率大?
毛:还是自己找吧。
我:你觉得你爸怎么想的?
毛:僧多粥少。
我:你对相亲是个怎样的态度?
毛:从容。
我:不会排斥吗?
毛:有时候会。
我:你相亲的时候—
毛:你问够了吧???
我: 。。。
每次他爸来家里玩,谈的最多的除了工作就是他儿子:
“谁知道他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相一个看不中相一个看不上眼”
“他妈都给他找了多少个相亲对象了,有一个看中的吗?”
言语里充满了对儿子不争气的愤懑,特别是看到有同事的年纪轻轻就有了抱孙子的机会,更是一通教育,“你看看你王叔叔家的儿子过几天就订婚了,用不了多久就几辈几辈同堂了”“你再不找个对象,人家的儿子都能打酱油了!”
这不是在担心以后没机会疼孙子了吧。
一年的时间里,他妈带他相了四五个了。
我们给你找的你看不中,你自己找也行啊,你能找到吗;你别给我谈什么,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你们年轻人就是想太多,眼光那么高,自己有什么实力。
早些年你不让我早恋,现在你着急催我相亲。
毛豆说,因为这个跟爸妈吵过很多次。“我才二十岁,我真不懂他们着什么急,我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付我想要的东西,更养不了我想照顾的人”
02
毛豆对相亲这件事并不抱希望,只是为自己找到对象增加一个几率罢了。
谈起第一次相亲,毛豆说,其实他只是想知道相亲是怎么相的,看看过程而已,并没有把自己代入。然而他还是有些害羞,平时话就不是很多到场更不知道该怎么张口。
“当时羞的很,不好意思抬头看,意意思思就过去了”,结果就是:对方嫌弃毛豆闷葫芦,不会来事不会聊天。
一开始还有点仪式感,双方都保持(装)一种礼貌稳重,尽量把在面对陌生人和不确定是不是未来共枕之人时候的自己,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我现在对相亲没什么想法,他们怎么高兴怎么来吧。毛豆这样说道。
一直很好奇,明明才二十岁的年纪,干嘛着急找对象:
“你懂什么,现在小女孩少,小男孩多,你要再不找等什么时候找,再不找等着打光棍吗?”他言之凿凿的一套理论使之底气足得很。
这样说的话,像那些投身事业报效国家无暇找对象的人,会单身至死吗。
父母跟子女之间,处在不同的时代,受到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差喝多,很多原因导致想法不同,沟通困难。
你不懂为你好,我不知道你操碎心。
你看哪家小姑娘还行?你觉得老李家那个怎么样,身材也好,皮肤也很白!
03
二丫,二十一岁,现在在一所幼儿园做幼师,平时接触的男生很少,机会也少,家里人也催的紧。
“我相过三个了,就一个还不错”
“跟他处了一个月,后来还是算了”
“两个人也都在努力的适应彼此,了解彼此,但是相处下来还是觉得不合适”
“相亲就是看脸,觉得顺眼就继续,不行就拉到。我看他脸觉得够有食欲,就下嘴。但当你慢慢品下来的时候,你发现不是一回事了,你就对它有排斥,继而就想扔掉”
“可我妈不这么想,你得有房有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前提”
“好看有什么用?能当饭吃?”
二丫妈妈现在已经放弃给她找相亲对象了。谈起怎么找对象这件事,她说隔壁几个小妹妹刚刚分手没几天,又找了新欢,今天前男友还来要说法。
年纪轻轻的人总爱做梦,总想着那一天能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白雪公主,不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对未来另一半提出各种要求。几乎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想找到自己喜欢的,又能够处的来的人。
二十岁的年纪该干什么?脱单?
我一直以为,相亲都是到了一定年龄才会需要,没想到二十岁也会被催。我对相亲存在偏见。
爸妈会以“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的态度,过来人的方式教育我们,想让我们在人生在爱情的路上少兜几个圈子少遇些傻逼,但很多人都把爸妈的话嗤之以鼻,表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结果不管是遵从爸妈的选择,走了爸妈安排的路还是走了自己的路,从心所想的同时要将心比心,毕竟,父母都希望你能幸福。
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有些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