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爸,溪妈:
周末好!
晚春二首·其一
韩愈 (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天的脚步匆匆,溪流们在这个季节里就像这生机勃勃的草木,争相绽放着自己,让自己汇聚着美好。
本周刘老师给大家分享我们的数学第四单元内容,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
本单元是数学概念、数观念建构的基础。
一.学习内容包括:
1.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解决问题:解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3.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知识点解析
1、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在上个学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本学期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十进制和位值制概念,而此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让孩子利用摆小棒的方式来认知学习。
为此在数数的过程中温习计数单位“一(个)、十”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在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中,再次通过观察、操作来理解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几捆)和几个“一”(几根小棒)组成,理清数位的意义,理解读数、写数的方法。
2、数的顺序:通过填写百数表,建构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观察对比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理解相邻两行的数相差10,相邻两列的数相差1。
3、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一:
从高位(十位)比起,十位上的数大则那个数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那个数大。
(数位多的比数位少的数大)
方法二:
可以按照数数排列顺序进行比较,位置越往后的数越大。
4、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关系:如果两个数(量)比较接近,就用“多(少)一些”来描述;如果两个数(量)相差比较多。就用“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5、解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简单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来解决。针对不同的题意要求,要让孩子们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6、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课时的内容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和学习100以内的口算作准备。解决此类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接着数、数的组成(借助摆小棒计算和在计数器上计算,而在计数器上计算更能体现位值制,也就是理解算理);能根据整十数加一位数联想到与之相应的其他算式,也就是“一图四式”,这点是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在此同时,又加入了用文字竖式和数字竖式记录计算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第一次接受竖式的孩子们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但相信在日不间断的操作和练习中,孩子们会逐渐理解其意义的,并为二年级学习竖式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家人们不必焦虑,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在期中考试前,第四单元也会做为重点单元进行复习,如在操作或理解时有问题可私聊刘老师。
碎碎念:
1.天气渐渐变暖,孩子们脱下了厚重棉衣,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就想“大展拳脚”。在学校溪流的安全就成了每天老师们最为关注的习惯,利用周末和孩子聊天时,也要多多叨念各项安全哦!
2.阅读上周33人达到35本,其中奥程,家亿,润泽,美涵4人达到56本以上,为大家的努力点赞。一路行走,一路关注,只有一个目的:培养孩子爱上阅读。
3.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书包,用不上的本子,文具放在家中,把分类与整理的观念运用到生活中!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溪流教室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