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就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进行对比,发现现在的自己会尽全力做到最好,根本原因是“解决问题,就是我的刚需”。经历了一次尽全力做到最好以后,就不会再满足于“好”或是“更好”。因为感受到了做到最好的好处。所以“优秀是一种习惯”,对于笑来老师总结的“习惯”很可能只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深以为然。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找借口”、“等待”这个大坑。最终得出“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最近工作中遇到了很棘手的难题,在问题查找过程中发现班组的大部分人对待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没有想把问题查清楚的决心,只是一味地等着上级来组织分析。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曾经的我大概也是这个样子,自以为很认真很努力,可如果与用现在的我对比,在工作态度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就拿文章开头提到的工作难题来说,曾经的我是不会花多少心思在问题的分析上,当然也就不管结果如何了。而现在我会全力以赴,从分析数据,协调厂家排查到组织整改各个环节都会亲自把控,即使面对问题毫无头绪也会把最基本的工作做一遍,找到问题的关键。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在学习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自我驱动力”后,我明白了根本原因。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下为什么我们学了十来年的英语仍然没有学好?笑来老师给出了非常合理、非常本质的解释: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其实不论是英语、健身、写作还是任何其他的技能,当它无法影响你的生活时,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必要性。我们只用回头看看每天花在这些技能方面多长时间,就知道它是否重要了。
解决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刚需。攻克各种难题成了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都可以依赖上级,而我却不能指望领导,所以只能靠自己。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我将面临的是各方面的压力以及质疑。所以只要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确实就如笑来老师的比喻,真像如火,我就如同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
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难题已经不止一次了,经历了一次尽全力做到最好以后,就不会再满足于“好”或是“更好”。因为我感受到了做到最好的好处,业务精进了,懂得了更为底层的原理;能时刻站在更高层级来审视自己的组织、分析及处理能力;所有的付出必然是有回报的,更重要的是越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越能体现出我存在的价值。
所以,“优秀是一种习惯”,笑来老师认为,“习惯”很可能只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深以为然。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最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对于没有尽全力做到做好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做“优秀是一种习惯”的。我们周围总是会有很多人对你说“努力就好,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重在参与”……也会有很多“像他那样活的那么累,一点都不懂享受生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他只是成绩好而已”等等一些消极的声音,对于这些人来说,“找借口”成了一种刚需。或者说,找借口就是一种习惯。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可以放弃。
“等待”是我们最常用的借口:等到什么时候,我就要如何如何。
如果不努力,不论你到三十岁还是四十岁,同样都可以碌碌无为。但这不是岁数的原因,而在于你是否让优秀成为了你生活的刚需。实际上如果是刚需,你是根本不会等待一分一秒的。因为不做,对你来说损失很大,所以即便做不好,你也会硬着头皮去做。不要再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