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练习毛笔字是想着为未来刻印做准备,可是练着练着,发现竟然看不到边,不知何时是尽头,刻印的想法,就慢慢磨灭了。为什么要刻印呢?是因为我曾经在文献方面付出过一些青春岁月,如今那段岁月留给我的,除了几个还联系着的朋友以外,所剩无几。文献书籍要么留在了杭州,要么留在了固始,带在身边的一些零碎书目,也因为14年的一次搬家,留在了朋友王刚家中,快两年了,也没有去取回。因此有时无端想起,总会感慨万千,于是就有了刻字练习毛笔字的准备。
出去徒步的时候,给朋友拍照,我都边拍边说,我要以数量取胜,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三张照片,应该会有一张你喜爱的吧,当这个理论落实到练习毛笔字上时,就是不拘小节,先把《玄秘塔碑》抄一遍再说,点撇竖捺,都抛在一边。
当时,笔墨纸砚,全都茫然不知。幸得一些好友帮助,才凑齐了文房四宝。像大明笔庄的毛笔,一得阁的墨等等。记得刚买回來的时候,远哥看到了一得阁的墨,还说这墨不错。远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比如有一天,我说远哥之前也有徒步吗?他说那会儿他还在上学,经常和一个朋友背着睡袋,去灵山,海坨,箭扣这些地方扎营。我说跑步,远哥说,那个时候他也练习过马拉松,四个半小时就可以跑下来。反正,你说什么,天南海北,他都有得聊。
最开始当然要从楷书练习,于是找来了田蕴章的视频,结果只看了前十集,就感觉理论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得躬行。田讲的是欧楷,他说当今天下,欧颜学习者较多,赵柳却比较少。但是赵楷,初学者会感觉吃力。于是我就选了柳公权的“峻峭挺拔”。每天用来练字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个小时,而且还是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步太慢。《玄秘塔碑》抄了四遍左右,就开始心猿意马了,这时已是今年三四月份。练习悬肘花了半个月。抄了两遍《金刚经》到了六月。六月到十一月基本上都在抄赵孟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期间也抄过一些行书的诗歌。
十月的第二周,李东根来找我,说他想学毛笔字。我就将所知悉数相告,他呢,就在我这里,完成了他的第一幅作品,看起来,比我第一次拿笔写得好很多。
还是去年,高中同学董乐才见我练习柳楷,说他一个哥们钻研柳楷多年,并录了一套视频推荐我去看,后来不了了之。
经常写完字就随手贴在微博上,思岐见这字后,说我下笔不够沉稳,太轻浮,没有力道。后来有天佳玲见到后,也说我下笔迟疑,不够流畅。
之前看山看水就是看山看水,如今感觉有了些微妙变化。记忆最深的就是上次夜爬泰山。泰山的夜晚并没有太多灯光,夜爬的人,都高举自己的手电筒,但是尽管这样,目光所及,也就只有三五米的距离。何况当时还是一个无月的夏夜,满手摸黑。差不多过了中天门,泰山碑刻开始多了起来,每走几步,就见到有人用聚光灯在照射十米开外崖壁上的刻字。最让我心心念的就是有名的“五岳独尊”,可是合影的人太多,就只能在某一个间隙,留下一张音像,而不能走到近前,用双手,沿着故人的笔意,去体验他们的恣意劲道。
无论是在泰山,还是在恒山,嵩山,遇见了前人留下的墨迹,总会驻足片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