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试脚本设计与开发
性能测试中,测试脚本设计与开发占据了很大的时间比重。
1、测试环境设计
本次性能测试的目标是需要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硬件配置是否会是制约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测试环境中,需要部署多个不同的测试环境,
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上检查应用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配置下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结果(最适合当前系统的配置)。
这里所说的配置大概是如下几类:
①数据库服务器
②应用服务器
③负载模拟器
④软件运行环境,平台
测试环境测试数据,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预期来确定,比如需要测试的业务场景,数据多久执行一次备份转移,该业务场景涉及哪些表,每次操作数据怎样写入,写入几条,需要多少的
测试数据来使得测试环境的数据保持一致性等等。
可以在首次测试数据生成时,将其导出到本地保存,在每次测试开始前导入数据,保持一致性。
2、测试场景设计
通过和业务部门沟通以及以往用户操作习惯,确定用户操作习惯模式,以及不同的场景用户数量,操作次数,确定测试指标,以及性能监控等。
3、测试用例设计
确认测试场景后,在系统已有的操作描述上,进一步完善为可映射为脚本的测试用例描述,用例大概内容如下:
用例编号:查询表单_xxx_x1(命名以业务操作场景为主,简洁易懂即可)
用例条件:用户已登录、具有对应权限等。。。
操作步骤:
①进入对应页面。。。。。。
②查询相关数据。。。。。。
③勾选导出数据。。。。。。
④修改上传数据。。。。。。
PS:这里的操作步骤只是个例子,具体以系统业务场景描述;
4、脚本和辅助工具的开发及使用
按照用例描述,可利用工具进行录制,然后在录制的脚本中进行修改;比如参数化、关联、检查点等等,最后的结果使得测试脚本可用,能达到测试要求即可;
PS:个人而言,建议尽量自己写脚本来实现业务操作场景,这样对个人技能提升较大;一句话:能写就绝不录制!!!
四、测试执行与管理
在这个阶段,只需要按照之前已经设计好的业务场景、环境和测试用例脚本,部署环境,执行测试并记录结果即可。
1、建立测试环境
按照之前已经设计好的测试环境,部署对应的环境,由运维或开发人员进行部署,检查,并仔细调整,同时保持测试环境的干净和稳定,不受外来因素影响。
2、执行测试脚本
这一点比较简单,在已部署好的测试环境中,按照业务场景和编号,按顺序执行我们已经设计好的测试脚本。
3、测试结果记录
根据测试采用的工具不同,结果的记录也有不同的形式;现在大多的性能测试工具都提供比较完整的界面图形化的测试结果,当然,对于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等情况,可以利用一些计数器或
第三方监控工具来对其进行记录,执行完测试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五、测试分析
1、测试环境的系统性能分析
根据我们之前记录得到的测试结果(图表、曲线等),经过计算,与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是否达到了我们需要的结果;如未达到,查看具体的瓶颈点,然后根据瓶颈点的具体数据,
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影响性能的因素很多,这一点,可以根据经验和数据表现来判断分析)。
2、硬件设备对系统性能表现的影响分析
由于之前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测试环境,故可以根据不同测试环境的硬件资源使用状况图进行分析,确定瓶颈是再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抑或其他方面,然后针对性的进行优化等操作。
3、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很多,可以从用户能感受到的场景分析,哪里比较慢,哪里速度尚可,这里可以根据2\5\8原则对其进行分析;
至于其他诸如网络带宽、操作动作、存储池、线程实现、服务器处理机制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
4、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在性能测试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些功能上的不足或存在的缺陷,以及需要优化的地方,这也是执行多次测试的优点。
六、性能测试思维导图
-博客园:[老_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