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大脑一直在进行多重运算,这个过程可能在头脑清醒的时候,也可能在思绪不清晰的时候。这些运算可以保留和更新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系统1会对此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系统2提供额外帮助。
其中一项是认知放松度,这是一个测量标准,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放松是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此时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必要转移注意力或投入更多精力。紧张说明存在某种问题,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事情进展不顺利会导致认知紧张的状态,同时还会受到当时努力程度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影响。
由上图可知,如果一个句子印刷清晰或被多次重复或者已经深植于脑海,就可以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顺畅解读出来;反之,若印刷模糊,句子冗长,语言晦涩,这会使人处于认知紧张状态。这时更可能感到局促,会投入更多精力,但直觉和创造力相较平时会下降。
说到错觉,容易想到视错觉,想到那些令人误解的图片。但并不只有视觉会产生错觉,记忆也容易产生错觉。假如你要做一个测试,在测试的前几秒无意中瞥见一个新词,之后在单词表中又看到了这个词,此时这个词就和其他词形成强烈对比,你会觉得这个词很眼熟。
引发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的各种方法可以互换,自己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让认知更为放松或更为紧张,这也是熟悉感造成错觉的原因。如果某个判断是基于认知放松或认知紧张作出的,那一定会造成错觉。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想让人们相信某个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这也是一些营销商常用的手段。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想让你的话更能被别人信服,可以把信息印在质量好的纸上,文字和背景的反差要加大,在做笔记时可以多使用亮蓝和红色,会更容易相信文字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