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的答疑课有几个问题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一边感慨同学们提问真的好厉害好深入,另一方面深深地感受人性真是难琢磨。
提问:人为什么会有优越感?如何破解这种优越感?
老师的回答是,如果想要克服优越感就是要慢慢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优越感?甚至有的时候有些优越感竟然是莫名其妙的。
结合身边的经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人之所以会产生优越感,是因为在TA的内心深处认为在某一个点上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甚至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有意无意地会用一种傲慢的,俯视别人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一些人,尤其是发觉这些人在这个领域里远远比不上自己的时候。
按照之前课程里老师分析的人的情感需求,这个部分就是把自己的重要性排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因为要满足自己的重要性,独特性,刻意地去展示自己的重要性,刻意地向身边的人说明你看吧,我就是这么牛,你不服不行啊。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在某些场合你会看到有一些人,也许TA并不是刻意而为之,但是TA的身上就散发出一种让人非常有距离感,看起来拽拽的感觉。
如果想要削弱,甚至最终客服优越感,就是要慢慢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有能够感同身受的能力。
对,我会认为感同身受是一种能力,就像我们要刻意培养自己倾听的能力一样,这也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的技能。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身上应该就发生过这种优越感,只是当时我的认知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优越感,而且有的时候我还觉得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的优越感。
很长一段时间公司会陆陆续续来一些新人,难免就需要我去带TA,曾经那个时候在带的过程中会莫名其妙的生气,每次新人培训或是讲解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发火,心里就会想:天呐,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教的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搞不清楚,讲了之后为什么就不能回家好好的练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还真是个“火药桶”,时不时遇到一点点儿小火星就会随时炸裂的感觉。
那个时候的我或多或少地被优越感所绑架。
因为我工作的时间比对方长啊,自认为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些资历和经验可以分享。所以就莫名其妙的,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和努力程度。
因为我的工作时间比对方早,工作的经历相对而言比对方丰富很多,对方没有接触过我接触过的那些案例以及处理一些棘手事情的经历,所以在这些方面是小白,这是一个太正常不过的事实了。
如果给对方多几年的时间,人家也一定不会太差嘛。后来我就意识到了,自己在这里是需要提升的。曾经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我,和众多TA们一样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搞不清楚,什么也拎不清,或许那个时候仅仅带过我三天的师傅也可能也会认为:我的天呐,这个人是怎么读的大学,怎么什么都不会,最基本的办公软件都是一塌糊涂。
曾经我也是众多中TA们的一个,我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自己经过那一段时间的蜕变之后已经成长为了现在可以独立培训新人的前辈,所以就忘了,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大概会经历从一无所知到慢慢懂得一点,懵懵懂懂的,一路走上了专业。
我是如何克服自己的这种优越感?
首先,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优越感是莫名其妙的,是对于对方不公平的,因为我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因素。
其次是,我真的很想克服这个点。
比起花尽心思去思考我要如何做才能克服这个点?不如先多花一点时间想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毕竟如果认知上我都不认同,或者是压根儿就没想清楚,行为上也只不过是照猫画虎,本末倒置罢了。
如果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以及很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情,那就在平时尽可能地先察觉到自己此时此刻有在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自我觉察是改变行为的第一步,需要刻意练习。希望可以通过不断刻意练习不断去修炼,能够带着同理心去看待一些人,一些事,你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