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改变评价体系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如何评价一个人好或坏,是否值得结识、交往的呢?
一般来说,就是分数。考得好,就是好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疼爱。如果体育成绩也好,或是有艺术特长,那可以说是品学兼优,更加受人欢迎了。
这样的规则延续到了大学,公司。在大学里关注绩点,荣誉奖状,在单位里关注业绩和产值。
这些都是偏向于量化考核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人,评定一个人。或许是,可量化才能够比较。
我想,这是一个无法跳脱的评价体系。
在自由交易的市场上,你总归是需要在做出一些可以被看见的成果,才能够吸引他人前来交易吧。那么成果可以被看见,就多少可以有对应的维度去量化。
可我还想,在这之外增加一些不可量化,而是需要去感受的维度,以此丰富、改变自己现有的评价体系。
比如说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就不是完全依靠量化指标考虑的。在他的成果背后,还要去探究、体验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取得成果,交付成果。
人与人的相处,有时候也讲究相处时候的感受。
02
降低预期,拉长周期
最近参加了个写作训练营,在投稿训练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一些行文逻辑、思路,没有那么充分。
原本以为,在参加训练营的一个月里,就能够通过投稿把学费赚回来,并且能够借机构建起一条新的收入方式。不过目前看来,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我的预期可能还是高了一点点。
在前期了解的时候,我已经尽量放低自己的预期。这多少也是因为以前的我,会更傻乎乎以为某个厉害的课程,某个厉害的老师能够给我带来多么大的改变,直到年岁渐长,也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调整了认知——这是不可能的。
人的改变,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去得到。哪里能指望他人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影响,有时候,他人提供的就是一个 选择的契机,一个可能的机会。
改变不会来得太快,所以心态要放平,根据自己投入和产出的情况来评估,我正用什么样的速度前进着。而不用以这个老师宣传的做得好的案例是怎么样的。
因为啊,每个人的基础和理解不尽相同,同样是小白,也不是完全一样的白。
不过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提高。
03
一边做,才能一边学
这也是学习写作中的感受,因为要写好一篇文章,经历了几次的修改。
在修改中才明白自己没有写清楚、写到位的在哪里,也因此能够有意的、刻意的去提高响应描写的文笔。
并且,我也有意的去翻看了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等书。
一边看,一边会更明白他们的行文是多么自然,顺畅。一个事情,几个场景,就能够写出几千字的文章,动作、场景、心理动态、事物联想等等,仅仅是文字就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在脑子里构建起一个生动的画面。
如果要我写,恐怕就几百来字就写完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扩写。
之前的我啊,是一点看不到这些散文背后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行文之巧妙、美好。
可我依然不明白,他们似乎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为什么就能够或值得出书呢?
如果其他人也能够写下自己的生活,也用这般自然、朴实的文字表达,也能够出书吗?也能够被大多数翻阅并且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