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可巧取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蕴含了很多的哲理

哲理,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地分析、品味,才可以充分学习到

学习,是一定需要精读才可以获取的

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精读西游记,一起学习

孙悟空在菩提老祖哪里学艺荣归故里之后,就开始培训小猴子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武器不行,担心遇到强敌怕搞不定

于是就听从老猴子们的建议,到“傲来国界”去找武器

我们看一下书里是如何描写的

好猴王,即纵筋斗云,霎时间过了二百里水面。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悟空心中想道:“这里定有现成的兵器,我待下去买他几件,还不如使个神通觅他几件倒好。”

书中的大意是:

孙悟空到达目的地之后,嫌麻烦,用神通得到武器方便得多

我们首先看一下,孙悟空的施展神通的对手,是什么样的

仅仅是普通老百姓,不是什么神仙或者妖魔鬼怪

面对这样的对手,简直太容易得手了

这个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的感觉

巧取,是孙悟空获取武器的做法

在孙悟空巧取之前,书里是怎么写的呢

四猴道:“我们这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那国界中有一王位,满城中军民无数,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大王若去那里,或买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护山场,诚所谓保泰长久之机也。”

四猴的建议是:买或者造

这种建议很靠谱,是想通过正当的手法来获得武器

只是孙悟空不想听从,为什么会如此做呢

试想一下

无论是买还是造,是不是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难道这些,孙悟空没有吗

孙悟空在在菩提老祖学艺的时候,他既有时间,又有耐心

为何,他现在不愿意付出了呢

难道是本领大了,就可以不付出代价了吗

对,就是不想付出了

巧取,既然可以得到,为什么还要付出呢,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很多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好几年前,公司有个同事,虽然实际工作能力一般般

但是,对领导,他是鞍前马后,无比的殷勤

对其他同事,也是经常无缘无故请吃饭,并且还承诺说,如果有一天他可以做领导,一定会给大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他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升职,这个想法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他的内心世界是排斥通过正常的努力获取,每天思考的就是如何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和额外的办法

虽然,他知道踏踏实实做事情,才会得到真正的经验,只有真实的经验才会永远为自己所用的,而且这样做才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最好办法

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如果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仅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中还经常会面临很多风险

于是,他还是选择巧取的办法,哪怕得不到真实的经验和经历,也愿意,他需要的是眼前的利益

通过巧取,他确实也得到了升职的机会

可是,这种做法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上瘾

一个人,一旦学会了不劳而获,学会了不正当手段获取,就很难愿意踏踏实实了

那么,这类人得到之后,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