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本身并无好坏,只是拥有它的人是怎样的心态。
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可能折射出一个人身处的状态、性情、性格。他目前处于什么样的人生状态,是困窘,还是闲适放松。甚至可以反射出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性格缺陷,面对压力时会有什么样的对抗方式的等。
当一个人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但实际上他缺乏经济能力的支撑,或者缺乏收入来源,却依然习惯于购物。
比如说一个收入一般的女人,甚至缺乏经济来源,却经常去购买一些不合时宜的物品。 明明贫穷该节俭,却反而出手阔绰,对金钱缺乏观念。
那可能是因为他思想空虚,也没有寄托,只能够通过买、买、买来释放自己,又或者是他比较迷茫、困惑,只有通过购买来达到心灵上的一种快感、满足和愉悦。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中年阿姨,早年丧夫,与自己的子女也基本没有来往,平时生活也比较封闭,与外界接触比较少。或者说是不愿意,害怕与他人接触,除了干干家务,看看电视, 就是赶集,与老太婆们打打牌。
这样的日子单调乏味,情感没有寄托,没有人同她聊天拉家常,生活有点苦闷,基本上算是孤独的人了。
她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可是她热衷于购物,钱也并不是花在必需品上面,却是她曾经在物质时代匮乏的物品,推销员推销的商品,保健品,衣服,或者伪劣商品。
每次购买完这些商品后,她会情绪比较兴奋,高兴,津津乐道,充满笑容,而且浑身都洋溢着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
这种就是因为生活中缺乏乐趣寄托,只能通过消费来使自己的心情愉悦、 内心满足。豪门阔太、二三(二奶小三)、全职妈妈可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以前在《金牌调解》栏目上,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大学毕业后在某公司担任财务助理的小姑娘,纯洁善良,活泼可爱,聪明上进,后来她的老板看上她并与她结婚,婚后她做了全职老婆,没有了生活上的压力,老公又忙于工作。
于是她每天的生活变成了这样:
每天早上睡到十一二点,然后下午约朋友喝茶、购物,可是她并不开心,老公也对她不满——除了购物,她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只能通过消费来填补她的空虚。
还好节目组给了她很多建议,她也明白了自身的困惑,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当然,她离开了那个男人,表面上那个男人曾经爱她的活泼开朗美丽大方,然而他不过是想用钱来购买她的青春,她的时光。
大学时代,因为高中繁忙的课程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实现了,属于自我的时间、自由,金钱都多了起来,而目标又突然消失。
你是可能有不少人陷入一种迷茫,困惑,自我迷失的状态,很多人可能就会产生一种购物欲(对女生而言,男生可能就是沉迷于网吧)。
比如我自己,每逢周末就回和大学同学一起去逛街购物,各种衣服,包包,化妆品,装饰品,买完之后,心情愉悦,情绪兴奋,沉迷于这样一种状态。
其实在激动之后并没有留下什么可用的高档物品、有真正使用价值的,但是下次还是要去,就像上瘾一样,明明知道都是廉价的地摊货,却还是沉醉在那样一种快感中。
回想这些,我们对待金钱大手大脚,但我们实际上又并非生于富裕人家,进行的消费并不与我们的经济情况对等、匹配,却依旧如此。
可能这就折射出的就是我们为我们内心的空虚,迷茫。只有通过购物来弥补这种缺憾,获得寄托(打发时间,寂寞等)以及精神上的愉悦。
另一种情况,与之相反。一个并不是生于十分贫穷的人家,却表现出对金钱的十分吝啬苛刻。
一个并不算特别贫穷,甚至富足的家庭,本不需要十分的节俭、克制,却表现出对金钱的异常敏感、吝啬。 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及心理的反应,可能是从小家庭环境异常贫穷,而导致对节俭、对每一分钱的过度在乎和珍惜。(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即使长大以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也不能改变。)另一种可能是内心的不自信,紧张,焦虑,担心钱花得太多而无力负担。
在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关于金钱方面,他有这样的论述:
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和过分贪婪,缺少平常心。
“乱花钱”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孩子内心空虚,且不自信,以及对父母的不体谅。
自卑感需要消弭,物质的堆积能带来心里暂时的满足,但它持续的时间很短,一旦意识到自己身上,不再有别人艳羡的资本时,就会去寻找新的吸引点,于是再去花钱。
家长如果用节俭消解一切开销的价值与意义,无意中也是把钱奉为圣物,这也会导致孩子形成另一种拜金心理——吝啬鬼心理。
有这样一个例子:
朋友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并不十分贫穷也不并不富裕,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根本没有什么贫富差异,至少可以说,在农村贫富差异并不大,家家户户实际上都差不多。勤俭节约,几乎是统一的思想行为。
可是他的父母,从小在他们面前唠叨生活很辛苦,不容易,要节约,要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不允许碗里有一粒剩饭,早晚喝大白粥、咸菜下饭,一个菜能反反复复吃几天,坏了也舍不得到掉。
桌上不小心掉了一块菜,一粒饭都要捡起来吃掉,吃剩的菜汤,下顿还要吃。哪怕碗里的菜已经吃光了,只剩一口汤也不会到掉,下顿继续端出来吃。
如果你出现任何一点在他们眼中浪费的行为,就会遭受狂风暴雨般的教育。
这种有些令人发指的节约,抑制的是人的本性,明明想吃的却又告诉自己不能吃。就像把一堆糖放在那里,小孩子看见了很想吃,却又要告诉自己——糖不能吃,对牙不好,会打手,可是糖很甜,我又很想吃啊。
孩子从小就在这种天性与所谓的规则、教育中挣扎,必须压制自己的本性,而去遵循大人所谓的为你好,这种矛盾冲突,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孩子分裂性格、性格冲突,紧张,焦虑,事事小心谨慎,唯恐违反规则,甚至顽固,固执而不自知,去维护心中的标准。
明明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符合人性的追求,却会产生一种羞愧、自卑的心理,怀疑自我的需求和心理。
当和他们一家相处时,你会明显感到吃力,在处理一些很正常的社会事件时,他们会比常人更容易激动,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对自己的行为思想采取一种非常克制的状态,久而久之,这种矛盾成了常态。
突然有天遭受挫折(多件事情未能按照其预想的结果发展),他更无法承受,终于他们的孩子得了失语症。长达多年的医治,仍没有恢复,尽管有心理医生,物理治疗,但终究有的东西只能依靠当事人本身。
心理疾病引发的因素很多,但单就关于金钱方面,那种异常克制,节约的思想,对家人性格,思想的影响也是异常深刻的。如果你觉得钱只是维持生存的手段,没有关乎人格,那它就不会影响你的内心。
想要拥有更多的金钱,但似乎又轻视金钱,蔑视金钱,觉得有钱人不过就有几个臭钱,但又被生活所逼,被金钱所困。在那种矛盾中长大的孩子,心里总是处于纠结中。长大以后可能去买一颗糖,或者一个苹果都会觉得是浪费,产生这种想法:吃糖是一种罪过,我不该吃糖,其实我可以少吃水果,也可以不吃水果的,或者每天定时定量吃一个水果。看似好像很正常,却是一种严重的自我克制,对金钱的吝啬 ,对自我需求的忽视和吝啬。
以后可能还会影响到对于结婚对象的选择,现在网上流行一种说法,就是三观不合的人不要结婚,从金钱观看出两个人是否合适等等。其实可以说是以少见大,管中窥豹,因为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是对待人生的外显表现。金钱观,也是三观中的一种,对金钱豁达的人,思想可能更开通,更包容,而对于金钱太过于看重计较的人,对于生活中其他事情也会表现出斤斤计较,喋喋不休,甚至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