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缝纫机已经快一年没动了,心里的小心思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偶然间看到树莓老师的课程,纠结再三,还是报名了——毕竟现在比狗还忙的日子,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浪费在这离生活十万八千里的小技能上的。
课程还没开始,老师提供了四个简单的小视频,正确量体、上衣的基础裁剪、裤子的基础裁剪、缝纫机针线的安装和试缝。
作为一个自我摸索了小半年,会画图、也跟着各群大神做出过几件衣服的非入门选手来说,对这几道餐前甜点其实是有点不屑的。却没想到这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就有我非常致命的错误,解决了我长久裤缝不正、条纹难对的苦恼。
其实说是苦恼,这几乎可以说是我当初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了。
因为当你血拼进群,跟着大神完成各种任务才拿到图纸,再熬夜画图、裁剪,满心欢喜蹬蹬蹬缝出一件衣服的时候,收获的喜悦却总是被哪里的不对劲冲散。但至于是哪里不对劲,要怎么修改,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做出的衣服中看不中穿,一而再,再而三,就失了兴致,再被狗血的生活一挤压,这点不着边际的小爱好就彻底被挡在了生活的围城之外。
想想自己当初熬油看书、挑灯夜战,也算是相当勤奋,却抵不过这视频的一个提点,顿悟:原来勤奋也是有等级的——一直在低水平的勤奋里打转,只怕是越努力越糟糕了。
2
“越努力越幸运”是我们熟知的金句。但为什么到了自己头上,就变成了越努力越糟糕?
其实,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找对了方向,越努力,越幸运。
闺蜜J在办公室已经坐了整整八年,以她的自律和努力,原本早该做出一些成绩的,无奈单位本身并没有多大成长空间,这八年的时间,尽管她比其他人都要优秀,但也不过尔尔。
去年年末,她报名了写作培训班,多年尘封的笔头开始吐露芬芳,短短几个月,已经是多家平台的签约作者,而她所在的单位,也看到她的努力,邀约她做这方面的培训。
J主业中文,功底深厚,“之前一直想要开始,却没有方向,幸好遇到了这个写作班。”J说,她感恩这个写作班给自己提供了一条快车道。
“怎么写、写什么、怎么投稿、如何跟编辑沟通……这些不起眼的技能感觉应该和内容没多大关系,但这些却是给你的努力以幸运的掌灯人——如果全靠自己去琢磨,可能两三年时间都未必能琢磨明白。而这期间不断地受挫,放弃的可能会更大。”
3
其实,对于越努力越幸运来说,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学习生涯。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明明一直在努力的同学,却没什么进展;看起来并不太用功的那些学生,却牢牢占据学霸的头衔。原因何在呢?
还记得高中阶段有一个勤奋到全校闻名的同学A。你能看到她的时间,她全部都在学习,读、写、记、背。但是,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会抬头看路,完完全全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就在同学们研究近几年的出题规律、揣测以后的出题方向可能是什么的时候,她从2000年的真题开始,一直倒着往回做,一直做到了一九八几年。尽管老师再三提醒,三五年之前的真题就已经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了,但她依旧我行我素,陷在真题的陷阱里不能自拔。
而另外一个同学B,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前面一个同学那么努力,但他做题的思路一直都是在分析出题老师的考点,以至于到后来可以自己出题。
结果显而易见,同学A错失了她理想中的北师大,不甘心地进入了一个二本院校。同学B则考入了复旦大学,同时凭借对学习方向超强的把控能力,把自己的培训班做得风生水起。
4
《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里有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假设这三个人同样努力,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这个结果或许还差强人意。但是,在当下这个社会,谁都可以看得出,他们努力的方向将最终决定幸运的程度。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的勤奋陷阱里——找对了方向,越努力越幸运。用错了方向,越勤奋越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