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月二号上课到现在,每天忙忙碌碌,似乎没得歇下来喘息的时间。学校,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以及叫不出名的事儿,比如听课,交流,有时甚至会耗去你大半天的时间。回到家,烧饭,洗衣,带孩子玩和学,占去了几乎所有空余的时间。
勉强挤点时间看点书。差不多三个月时间,我大多零零碎碎看的是教育类的书,文学书碰得极其少。
九月,原本想静下来把没完成的工作处理好——编课程,但客观上时间不够,主观上不知该从何下手,所以一直拖着。前几天,我从书架上翻出何老师送我的两本精品课程书,想从中得到点启发。但看了后,更加汗颜。何老师的书中处处充满了他的心得和智慧。我与之相比,太浅薄。如何再动手,真是压力山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开学初,我就决定这个月不动笔写作,把注意力转移到课程的编制上,但逝去的时光证实,一切都还没开始,九月却将近结束。
万事开头难,对于已然定型的内容如何改动,一直理不出思绪来。希望这几天再努力努力,争取有个眉目。我相信一旦思路出来,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时光还告诉我,坚持的事,不要随意停下,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每天挤出二十分钟时间,还是可以的。就这样没有目标和任何构思的动动笔,也是好的。
重新翻看何老师的书,其实也是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再走了一遍。想起这些年来,何老师每出一本书,都会赠送给我。我从书中读到了何老师的才华,读到了他对文学的痴情,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他曾经给予我的希望和激励。
想起我当年在《临安报》上发表第一篇稚嫩的习作,何老师还特意写了一篇鼓励我的文章,一同寄出。又想起我的小小的对教书的认真和对文学的热爱也曾经在何老师的笔下出现过几次。面对何老师深切的厚意,我无颜面对啊!
调到临安的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写点,但终究有一搭没一搭的,长进很小。而何老师这些年来究竟出了多少书,我不得知,但就我书架上摆放着的,就有四五本之多。相比之下,我所谓“忙”的借口多么苍白无力啊!
也许在何老师的心目中,我依旧是那个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读书的文艺青年,所以,他一直很关心我的成长。
如今,人到中年,好像每天都被琐事裹挟着往前走,没有了从容淡定的步伐。内心也越来越空虚和疲乏。虽然做事依旧地认真,但其中总夹着些应付之味,少了激情和思考。
读着何老师的书,我看到了自己的小和浅,还有懒和拖……
争取做个饱满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