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会有几次打球,打球结束后大多会光临一家米粉小店,一碗米粉、一瓶饮料、一个人,形式十分固定。
小店极不打眼的坐落在街边,一块招牌、一副门帘,里面有零星的几张桌子,和一些简单电器,便是它的全部陈设。和日常的面馆一样,没有装修、没有神秘,更和音乐、灯光,晶莹的高脚杯、精致的画刊相差很远。就是一家街边小店,谈不上小资和情怀,留去的尽是过客匆匆,一团餐纸、一把烟迹,哪里有故事和沉淀。
去的时候通常天都黑了,小店接近打烊。但是老板似乎很远就会看见我,然后会意地拉开门帘,打开空调。简单交谈几句,他们一位下厨,一位围在门前继续闲聊——总是男女搭档。美食上桌后,他们都会出去,透明的门帘垂下来,造化了两个世界。
四周大概没有人声,安静得异常,唯有冷气呼呼吹来,将大颗大颗汗水蒸腾,房间开始模糊。我细细的品味,米粉一条一条的吸入,顺着喉咙游走。一条一条下去,千思万绪起来,每条代表的心情都不一样,瞬间便浮光掠影。于是,在比较安静的夜晚灯下,仅一样简单的食物,在果腹的同时即产生了独特触感,陪伴我消费时光。
大概会坐上半个小时,直到吃得非常干净,连佐料也不放走。挑选和送入的过程,无非一场生活拾遗,将记忆中的边角碎料倒腾出来,拼贴一起,像是织了一张美丽图画,去满足各种心理需求,情绪顿时活泛很多。
直到满脸发烫,大概是冷气正对着的原因,而后背脊发凉,才发现坐了很久。起身时候双腿发软,是运动过度的后果,再摸摸发胀的肚子,终于感到想要留恋,却无能为力。只好疲倦地走出去。揭开门帘,强烈的热气扑面而来,会同车水马龙的声音,把我迅速拉回现实背景。回头看到老板还在辛苦的盘点一天,麻利地摆弄东西,浅笑有时浮现在他们的脸,那是品享收获后的甘之如饴。
回家就十多分钟的事情,于是,小店也形似过客一样,匆匆地背对过去,汇入夜景。因为它的窄小和单一,可能也很难填充记忆,只会在特定时刻偶尔想起,去消磨一天中的很短时间。大概就是小店的全部功能了,难以在日常生活中牵动头绪,甚至不会与人提起,只是在夜阑人静时特别想及,然后掐着打烊前的准确时刻,执着地奔过去,坐定等候,哪怕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