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1.定义:应急救护指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
2.特点:现场的,及时的,群众性的应急救护。
3.目的:
1:挽救生命:采取任何急救措施挽救伤病员的生命。
2:放置恶化:防止伤情继续发展和二次伤害,减轻伤残。
3:促进恢复:有利于伤病员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4:救护原则:
1.保证安全:排除困难因素,确保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戴防护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
2.防止感染:避免直接接触伤病员的分泌物,血液,体液等。
3.合理救护:先救命后治伤,迅速判断有无头,胸,致命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先止血后包扎。
5:正确呼救:
应急救护时,尽早拨打急救电话“120”,也可以向周围群众呼救,寻求帮助。
拨打急救电话报告内容为:
1:伤病员所在的具体地点,明显的标志物和建筑物。
2:伤病员的年龄,性别,人数。
3:伤病员的基本情况,如大出血,昏迷不醒,胸痛,呕吐,呼吸困难等。
4:可能发生意外的原因,比如交通事故,溺水,触电,中毒等。
5:报告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6:问清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做好接车准备。
拨打急救电话后,如果不知道该怎么说,一定要清楚准确的回答电话接听员的问话,并等接听者告诉可以结束时,才可以挂断电话。
常见的几种意外事故的反应现象与基本的急救方法:
1.心肺复苏:
1.定义:心肺复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博骤停者生命的急救方法。
当伤病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就有可能出现脑组织损伤,造成无法恢复的损害甚至死亡。
2.原因:最为常见的是心脏急症猝死,还有如触电,溺水,中毒,异物梗阻,严重创伤等急症。
3.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
1:环境安全:确保伤员和自身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救护,并做好自我防护(比如判断是是否断电,是否中毒等等)
2:判断意识:双手拍打伤病员的双肩,在其耳边大声呼喊 ”喂喂,你怎么了?“,如无动作或者反应,即判断为无反应,无意识。
3:判断呼吸心跳:快速观察伤病员口,鼻和胸部呼吸起伏情况,用食指和中指触摸伤病员的侧颈动脉,感觉是否有脉动。注意观察判断时间不超过10分钟,非专业医护人员可以不触摸颈动脉。
4:高声呼救:发现伤病员无呼吸(或者叹息样呼吸),立即呼救“来人呀,救命呀,里有人晕倒了,请赶紧拨打急救电话120,现场会急救的请来帮助我”。
5:救护体位:如伤病员处于侧卧或者其他不宜复苏的体位,救护员将伤病员摆放为救护体位,即侧卧位。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最好为右侧,靠近胸部部位。
6:胸外心脏按压:解开上衣和束缚,找到胸骨下1/2处,右手搭在左手手背上,手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身体前倾,手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方法——有力,有节奏的按压30次,按压频率要达到100-120次/分钟,按压的深度要达到5-6厘米,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要离开胸 腔壁,并注意观察伤病员面部反应。
7:打开气道:观察伤病员口中是否有异物,如有,将异物取出,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度角),保持呼吸畅通。
8:人工呼吸:保持气道开放,按住伤病员前额,捏住鼻翼,提起下颌,张口保住伤病员的口唇,均速缓慢吹气。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约1秒钟,以胸部隆起为标准,吹完第一口气后放松鼻翼并离开伤病员的口唇,约1秒钟后再吹第二口气,注意避免过度用气。
9:反复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心肺复苏成功或者救护车赶到,如果不会或者不愿做人工呼吸,则持续不断的做胸外心脏按压。
10:复原体位:心肺复苏成功后,整理好伤病员的衣物,将其翻转至侧卧位,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等待下一步的治疗。
注意事项:
1. 现场救护争分夺秒,避免犹豫不决。
2. 不要随意搬动伤病员,注意保护脊椎。
3. 不主张花较长的时间来判断是否呼吸停止来确定心脏骤停。
4. 胸外按压开始后,保持连续按压,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5. 救护员要定期培训,禁止在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
6. 不同年龄段伤病员的救援方式与操作方法:
2.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急症,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内就有可能导致窒息或死亡。
气道异物梗阻常见于进食时,由于较大块食物引起,也常见于溺水,醉酒后,
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突然的呛咳,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的以手紧贴颈前喉部。
现场急救原则:1:如伤员呼吸尚可,能说话,咳嗦,尽量鼓励他自己咳嗦,协助把异物排除。
2:如果异物梗阻严重,不能说话,咳嗦,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两手用力向伤病员腹部的后上方冲击挤压5-6次。
3:如伤病员是孕妇或者肥胖人士不适于用腹部冲击法,救护员可挤压伤病员胸骨下半段。
4:如果伤病员出现昏迷,也应该按照卧位的腹部冲击法或者胸部冲击法继续抢救,并呼叫“120”,如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车到来。
3.创伤救护技术:
创伤是由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形成的损伤及功能障碍。
创伤的特点是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对严重创伤如救治不及时,将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创伤救治步骤:
1:止血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人体体重的7-8%。
1:少量出血的处理:
1:救护员先洗净双手,最好戴上防护手套,然后用清水,肥皂把伤员伤口周围洗干净,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将伤口周围擦干。
2:伤口如果有沙土或其他微生物,可用清水冲洗。
3:用创口贴或干净的纱布,手绢等包扎。
2:严重出血的处理:
严重的出血,要分秒必争,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加压止血。
1:快速检查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浅表异物可将其取出(如有深入性异物,不能直接拔除,否则有可能导致附加伤害)。
2:用干净的辅料直接按压在伤口上,持续用力压迫。
3:如果辅料被血液渗透,不要更换,再取辅料覆盖在原有的辅料上,继续加压止血。
4:用绷带,布条将辅料固定,注意检查伤员肢体末端的血液情况。
5:尽快送伤员去医院救治。
2:包扎
现场包扎技术,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感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伤员转运和下一步的治疗。
1:环形包扎:适用于较小面积伤口的包扎。
2:螺旋包扎:适用于粗细相等的肢体,躯干部位的包扎。
3:“8字”包扎:适用于手掌,手背,脚裸部位和关节部位的包扎。
4:返回包扎:适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者断肢部位的包扎。
3:包扎注意事项:
1:伤口要盖上辅料。
2:包扎时注意松紧度。
3:包扎时要暴露肢体末端,以方便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4:有包扎过紧的情况,如出现发紫,麻木感等,立即松开,重新包扎。
3:骨折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能迅速减轻伤员伤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加重,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
1:骨折的判断:
1. 疼痛: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2. 肿胀: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 畸形:骨折时肢体常常呈现短缩,成角,旋转。
4. 功能障碍: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严重或完全丧失。
2:常见的骨折部位的固定
1:上臂骨折
2:前臂骨折
3:大腿骨折
4:小腿骨折
5:颈椎骨折
6:手指骨折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1. 进行骨折固定前,先做好伤口止血,包扎处理。
2. 骨折出现畸形,可以按畸形位置固定
3.严禁畸形骨折当场复位。
4:伤员搬运
现场搬运的目的,是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区域,改变所处环境以利于抢救,安全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1:徒手搬运 (1:扶行法,2:抱持法 3:背负法 4:拖行法 5:扛轿法 6:三人搬运法 7:四人搬运法)
2:器材搬运(1:毛毯搬运法 2:座椅搬运法 3:担架搬运法 )
3:搬运注意事项
1. 选择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伤员损伤加重。
2. 搬运时注意平稳,避免颠簸。
3. 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伤员伤情变化,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处理。
3. 几种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护技术:
1: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作时会突然出现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有压迫,发闷或紧缩感,疼痛时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测或达手指,下颌,颈部等处,多在从事较强体力活动时发生,每次发作历时约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现场救护措施:
1. 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避免过分精神紧张。
2. 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一般1-2分钟内可以起作用,持续半小时左右,90%患者服用硝酸甘油有效,且多在3分钟内生效。
3. 疼痛缓解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活动。
4. 如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应及时呼叫救护车就医。
2:急性心梗死
急性心梗死是由冠状动脉严重堵塞或痉挛,使相应的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更剧烈,持续时间长,有频死感,同时出现面部苍白,出大汗,烦躁,恐惧,恶心呕吐等。
现场救护措施:
1. 立即让患者就地休息,采取心绞痛患者相同的救护措施,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2.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和意识。
3. 不要让伤员活动,并尽快将患者送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
3:脑卒中
脑卒中也叫脑中风,是一种起病突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脑血管急症。发病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或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或呕吐,一侧肢体瘫痪等症状。
现场救护措施:
1. 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尽快叫救护车。
2. 宽松患者的衣服,让患者半卧或平卧休息。
3. 如患者意识丧失,摆放为侧卧位,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4.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不要给患者进食或喝水。
5. 切忌自驾车送患者,以免途中出现意外。
4:癫痫
癫痫俗称羊角风,由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引起的以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综合征,癫痫发作前,患者常有头痛,心虚烦乱,接着一声尖叫,倒地后不省人事,四肢僵硬,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或血沫,还可能尿失禁,一般持续几分钟。
现场救护措施:
1. 发现癫痫发作,立即扶住患者,平放地上,以免摔伤。
2. 迅速解开患者衣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 移除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不要硬压,硬搬患者的肢体,以防损伤。
4. 尽快呼叫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诊治。
5:中暑
人体在高温的环境下,体内热量不断产生,身体无法调节有效散热,就会引起中暑。中暑会出现皮肤苍白,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高烧,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
现场救护措施:
1.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或温度较低的环境。
2. 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
3. 可以用冷水擦身,在前额,腋下,大腿根处用浸了冷水的毛巾冷敷。
4. 患者病情严重时要注意其呼吸,脉搏,并尽快呼叫救护车送医院。
6:烧伤
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灯热液烫伤为多见(按烧伤程度分为三度,1度烧伤主要损伤角质层,有轻度红肿,皮肤干燥无水疱。2度烧伤为浅2度和深2度,浅2度烧伤可以达真皮层,起水疱,疼痛剧烈,深2度烧伤水疱小,但密度高,皮肤溃烂。3度烧伤皮肤干燥,局部蜡白,焦黄或炭黑,疼痛消失。)
现场救护措施:
1. 立即用凉水持续冲洗降温直至疼痛缓解,避免用冰块直接冷敷。
2. 迅速剪开取下伤处的衣裤,袜子等,切不可强行脱落。
3. 表皮水疱不要刺破,不要在创伤面上涂任何油脂或药膏,应用清洁的辅料或保鲜膜覆盖伤部,以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并立即送医。
4. 严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水。
5. 窒息患者应予人工呼吸,伴有外伤大出血者应予以止血。
6. 大面积烧伤伤员或严重烧伤者,应尽快转送医院治疗。
7:触电
触电会造成电烧伤,电流对人致命的伤害是引起室颤,心博骤停,呼吸肌麻痹等,常有生命危险。
现场救护措施:
1.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开,电源不明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员,要在确定伤员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救护。
2. 在浴室或潮湿的地方,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
3. 尽快呼叫救护车,立即给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4. 如有电烧伤,应进行创面的简易包扎,避免感染,再送医院抢救。
8:溺水
溺水是指人被淹没在水中并导致呼吸障碍及窒息的情况,溺水过程很快,一般4-6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因此,要争分夺秒迅速积极抢救。
现场救护措施:
1. 高声呼救,寻求帮助,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可以使用救生圈,浮标等建立浮力,也可以使用竹竿,绳索等进行救助,非专业救生员不要轻易下水救人。
2.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尽量放置为侧卧位,注意清理口腔异物,以防止异物堵塞气道。
3. 不提倡控水。
4. 如溺水者无自主呼吸心跳,立即给予2次人工呼吸,然后做胸外按心脏按压。
5. 如溺水者有呼吸心跳,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呼吸和心跳变化。
6. 不要轻易放弃,特别是低体温环境下,抢救应坚持到医务人员到达,我分享这些没恶意,希望大家不要理解错了,就像小偷,谁家都不想家里进小偷,但是还得给房门加把锁 、预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