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打小时候起,就开始识字读书。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上的语文课,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学习如何阅读。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你的阅读水平是否已经达标,能够轻松自如的阅读各类文章了呢?
优秀的阅读能力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普通成年人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两百个字,美国的前总统肯尼迪的阅读速度据说能达到每分钟六百个字,是普通成年人的三倍。而不仅速度要快,阅读后对书籍理解的程度的深浅也能反映我们的阅读能力。
美国学者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经典教人们如何学习阅读的书籍,教人们如何进行高效的阅读。下面是高效阅读者在他们的阅读中会出现的特点。
1、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不同的书
当我们以获取资讯和求得理解的为目的来阅读时,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绝不是“随便读读”这么简单了,我们读的书籍是经过仔细甄选之后,再到我们手上阅读。
本书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层次从浅到深的顺序。
基础阅读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的,最基础的阅读方式。按照顺序将书籍阅读完成即可。我们所说的速读,很多就是在这个层面上的速度。
检视阅读指在规定时间内,通常是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功课的阅读方法,常常是以掌握书籍整体大意为目的的阅读方法。检视阅读的本质是理解书籍大意和逻辑结构,常见类型有两种:有系统的略读、粗浅的阅读。
分析阅读是一种系统的阅读方法,通常表现为这样一个阅读过程:把一本书进行简单分类、透视一本书、寻找共情、主旨深化和系统化、公正评判。同时也要注意是“理论性作品”还是“实用性作品”。理论性作品偏向于解释是什么,而实用性作品偏向于解释该怎么做。前者重在阅读其解释的方式和论据,后者重在阅读其操作方式。
主题阅读就是以某一个主题为核心进行的阅读,可能是阅读一本书,可能是同时阅读多本书,是阅读的最高层次。
为什么如此大费周章的给阅读分层呢,是为了更加高效的阅读书籍。因为不同的书籍的复杂程度不同,并且我们想从书中得到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使用一种阅读方法就能完成所有的阅读计划。
浅显易懂的书可以用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而偏难复杂的书籍则要运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在进行总结和复盘的时候,多使用主题阅读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
当你翻开书看到三分之一处,你发现书籍与你想象中不相符,你会继续再硬着头皮把它看完吗?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停止阅读。这样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上让你的时间和精力损失最少。
这里教你一个选书阅读,增加“命中率”的方法:首先在阅读前,需要了解这本书大致属于什么类型,然后关注点放在封面、封底、目录和正文前的序言和作者的话之类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叙述逻辑,下面是大致翻翻书中的内容,注意图片和加粗的字体,或者一些放大的小标题和注释,也可以阅读来帮助我们对于整本书的把握。
这个过程三十分钟,就能初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框架,并且决定是否往下读。
3.在阅读的时候保持专注
如果你是带着获取资讯和求得理解的为目的来阅读时,阅读于你而言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你阅读的书籍的难度也不会特别低。
人专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特别是在阅读复杂的书籍时,如稍有不留意,我们会在阅读时被作者绕晕,或者在阅读时开小差。
为了在阅读的时候保持清醒而专注的头脑,我有三个小妙招:
1.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阅读,如果环境不安静,心静也可以
2. 在阅读的时候,一边在书中做记号。这一点很好的迫使你在阅读时,将注意力放在书籍本身上。
3. 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说作者提了什么问题,作者是怎么样解决的呢?
阅读是一件神圣而美好的事情,掌握了以上的方法,能使你的阅读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