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你不喜欢我,所以我拼命扮演一个明亮的人”
“更害怕你喜欢我,后发现我是个消极阴暗的人”
“因为我理解你不爱我,情到深处人孤独”
“比暗恋更蠢的事是互相暗恋”
张惠妹的《听海》有一句歌词”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我不敢靠近你是因为我害怕失去你,就像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同样,永远不会远离。我害怕一但靠近你,错过了那个交点,我们便会渐行渐远。
越喜欢越自卑,怕自己不够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太喜欢无形中会夸大对方的好,让他在自己眼中太过耀眼;
这世上很多冷漠,都是出于害羞,怕太主动得不到珍惜,宁可不主动放弃;
不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是否重要,宁可偷偷去翻他的动态,因为他一句话患得患失,却只敢远远的看着他而不敢靠近…
我怕进一步是路人,退一步是故人
生活中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喜欢谁一个人总是会异常紧张和不安
会故意对他特别冷淡
通过远离他来回避自己的焦虑不安
每当遇到喜欢的人,就会像被粘住了脚的蜘蛛一样,无法自如的做事情,会害怕在他面前表现不好,或者害怕跟他靠的太近,那种紧张和不安简直会让你脑袋空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太喜欢一个人,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自己。变得陌生,脆弱,极端的自己都不再认识自己,她的一言一语牵扯你的每一根敏感神经,她的任何举动破坏你整天情绪。因为太喜欢所以事事极端,变得开始爱猜忌,患得患失让自己活得太累。更害怕这样的自己会伤害到她,或者打扰了她的生活,所以宁愿选择不靠近。那么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的人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抵触亲密关系;缺乏共情能力
简单的说来就是
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
不喜欢你喜欢我的样子。
我不够好,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
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会恐慌不安,冷漠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我不配爱,真实的我不配得到爱,明明我已经戴着面具活的快忘记了我自己,但是你却触动了我的心,爱意味着要袒露自我,但我害怕袒露自己,害怕摘下面具暴露出一个丑陋的我,而你会不爱我。
害怕真实的自己是丑陋的,不值得被爱的,甚至是被人嫌弃的,才是害怕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的人内心的最真实体验。
认为完美才会得到爱,真实不会得到爱
他们觉得一旦走进一段确定的关系,最终总会伤痕累累,与其遍体鳞伤,不如早点撤退。
因此他们会产生「我不需要别人」的信念,以 「冷漠」当作自我保护。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他们通常因为童年经历变得很自卑。他们也渴望被爱,却不会将这种需求表达出来,藏在心底。真正当一个人去关爱他们的时候,他们又觉得很不安,有点害怕,所以忍不住想要回避,想要推开,然后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在抚养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厌恶和不耐烦、不喜欢的情绪,那么,最初的原始母爱就没有得到被充分的满足,这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最初的心理
缺乏这种心理满足的人,在跟自己父母的互动中,很多也是不够亲密,老是害怕被父母嫌弃、抛弃的胆小、退缩型儿童。
这就会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形成最早的自我认知:“我是不够好的,我不值得爱。”
“回避型依恋”并非自己能选择的,很多事情生来就不公平。
亲密关系里真正对你好的恋人并不是你们的赡养者,并不会如你们的父母童年那样忽略、无视、伤害、甚至讥讽你,他们是来爱你的。
现在的你已经更强大了,完全有力量可以去选择一段亲密关系,即使被伤害了,你也完全有能力离开且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