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垓下决战中,最后将项羽逼到乌江绝境的,也是汉将灌婴率领的5000骑兵。
2. 从这个角度来说,“甲骑具装”流行的战争年代,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武艺高强猛将辈出的时代。
3. 因此,在战争的关键位置,如君王近卫、部队殿后和前锋突击等处,都可能看到这些“甲骑具装”部队活跃的身影。
南北朝具装铠示意图: a 面帘,用以保护马头;b 鸡颈,用以保护马颈;c 当胸,用以保护马胸;d 身甲,用以保护马腰腹;e 搭后,用以保护马臀;f 寄生,其作用可能是保护骑乘者的后背,同时也起装饰作用。上述6 个部分构成一领完整的马具装。外加骑乘用的鞍具和镫(g)
在地域辽阔,文明发达的东亚,骑兵很早被应用在战争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拉开了中原国家成建制地组建大规模骑兵队伍的序幕。到公元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时,秦军为了截断赵括统帅的赵军,一次性就出动了5000骑兵,可见此时骑兵作战已经初具规模。在秦亡之后的楚汉战争中,骑兵也活跃在战争的前沿。垓下决战中,最后将项羽逼到乌江绝境的,也是汉将灌婴率领的5000骑兵。西汉建立之后,伴随着汉匈长期争霸对抗,骑兵在汉军中的重要性也逐步上升。到了汉景帝时,官方就已经拥有“诸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匹”,到汉武帝更是一次就出动十几万的骑兵和匈奴对抗。
光从这种骑兵数量上的激增人们就可以看出:至迟到西汉时代,在东亚骑兵作战已经成为战争主流,从早期的辅助型兵种变成战场上的决战主力,而且无论是北方游牧民族还是中原王朝,都通过频繁的战争认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并且在战争中广泛应用。不过,虽然此时已经出现了各种所谓的“精骑”“陷阵”的骑兵部队,但出现后世那种人马全部披甲的重甲骑兵可能性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冶炼技术低下,打造一副人马都能披挂的甲具,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具体技术问题:此时的骑兵装备还缺少两个重大关键部件——马鞍和马镫。历史学家杨泓先生就指出,在西汉末年高桥马鞍发明之前,东亚骑兵大多只是在马背上铺一块垫子,而有实用价值的双马镫在东晋十六国才普遍应用于骑乘。可想而知,此时就算能打造出让人马都披上的重装铠甲,在实战中,这些重装骑兵在马背上会连保持平衡都很难做到,更遑论作战了。要一直等马鞍和马镫投入之后,东亚最早重装骑兵——甲骑具装才能跃上历史舞台,成为战争中的主角。
北朝,公元4—6世纪:1.“甲骑具装”;2.身着两当铠的步兵
按后世《宋史·仪卫志》的说法,所谓的“甲骑具装”,甲骑是指骑兵披挂的铠甲,而具装则是指马身上防护的铠。从后世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发现并复原的三燕政权(前燕、后燕、北燕)时代鲜卑骑士的“甲骑具装”来看,当时流行于魏晋的重装骑兵的全套铠甲已经相当复杂成熟,光骑兵的铠甲就由头盔、颈甲、披膊、身甲和腿裙五部分组成;马甲则由马胄、颈甲、胸甲、身甲、鞧甲和搭后甲六部分组成。当骑手披挂好整套“甲骑具装”之后,人除了小臂和小腿,马匹除了四条马腿之外,全都被成千甲片铆合的盔甲包裹得严严实实,而且为了人马活动方便,甲骑具装在一些关节活动之处还做了特别处理:马的面罩和护颊板之间用活销连接、人身上则用“两当甲”、腿裙则是可伸缩的鱼鳞甲。可以想象,当中原那些只会坐而论道的名士看到这些气势汹汹,全副武装得几乎刀剑不入的少数民族重装骑兵,恐怕也只能胆战心惊地发出“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的哀叹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甲骑具装”的出现,其实也标示着骑兵兵种在战争中产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侦察、骑射、骚扰和迂回的工作交给轻骑兵,而分化出了一支突出攻防能力,专门以战场突击决胜为主要目的的重装骑兵。从辽宁“甲骑具装”可以得知,在披上重达50公斤的“甲骑具装”之后,再加上骑士本身重量,马匹静止不动时都将驮着一百多公斤的重量。哪怕是传说中西域的汗血宝马,也不可能背负如此负担进行长途奔袭,只能在战场上有限距离内进行冲刺,以牺牲一定的机动性为代价换取极高的突击力。从实战来看,当时这种“甲骑具装”重装骑兵的战场突击,对轻骑兵和步兵来说几乎无解,利用重装骑兵决战决胜战术,也成为当时作战的主流。
由于拥有极高的攻防能力,所以当时在中原大地上混战的各国,都不惜余力地组建自己的重装骑兵部队,将其作为自己最厉害的王牌队伍。因此,在战争的关键位置,如君王近卫、部队殿后和前锋突击等处,都可能看到这些“甲骑具装”部队活跃的身影。五胡之中最早组建近卫重装骑兵的是前赵的刘曜,他征集勇健的贵族子弟为“亲御郎”,并且全都“被甲乘铠马”,一方面作为自己的近卫队震慑内部,另一方面则作为战斗力强悍的总预备队使用。在前赵和前凉的战争中,双方在秦州曾相持长达70天。最终,刘曜调拨给前线2000骑“亲御郎”,人数虽然不多,但获得这支战力强悍重骑增援的前赵实力大增,迅速打破僵局获胜。不仅仅是前赵,在整个魏晋南北朝中,这种直属君主挑选自己部族子弟组建精锐重骑,作为拱卫政权最可靠力量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直到南北朝末期,北齐高洋还组建一支被称为“百保鲜卑”的队伍。重装骑兵出色的作战性能不仅仅表现在进攻之上,在当时的战争中,“甲骑具装”还经常承担截断敌军追击,殿后掩护的重任。北魏孝文帝就设立了一支专门负责殿后的精骑,虽然人数仅有1000人,但战力拔群,在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的邓城之战中,南齐组建号称十万大军迎战,结果孝文帝让宇文福率领这支部队中500骑绕道南面截断南齐军的后方桥梁。南齐军发现之后,发动六路进攻都被北魏精骑冲垮,最终不战自乱。
南朝,梁(公元502 年- 557 年):1 配有专门马夫的具装战马和骑士;2 使用剑盾的步兵
当然,除了近卫和殿后之外,最经典的“甲骑具装”战法还是在战场上“刚正面”:公元543年,两个从北魏分裂而出来的国家——东魏和西魏在洛阳附近的邙山展开大决战。这两个国家虽然号称是敌国,实际上却是同源,甚至武装力量都是同出自北魏的边防部队。所以,这次邙山大战就成为北魏边防部队重装骑兵斩首突击大演练。开战之后,先是高欢麾下的东魏重骑发动猛冲,差点俘虏西魏统帅宇文泰,逼得宇文泰一边逃一边花言巧语糊弄东魏将领彭乐,说了一番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才得以逃脱。不过六月债还得快,隔天就有东魏士兵叛逃,告诉了西魏军高欢的具体位置。这次是宇文泰立即组织了3000重骑突击,同样冲垮了高欢直属部队,领兵的贺拔胜一边追一边高喊贺六浑(高欢的字),“我一定要杀了你”之类的,吓得高欢“气殆绝”,最后凭借侥幸才得以逃脱。虽然这场重装骑兵“正面对刚”的大战最终以西魏败北告终,但是东魏也在此战后元气大伤,不敢继续追击。
从这场经典的邙山大战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出当时“甲骑具装”在战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关键的地点,比如对方统帅所在处、军队布阵薄弱处等,只需要投入几千精锐重装骑兵突击,往往就收到奇效。另一方面, 正因为重骑突击是战争中主要破敌手段,所以率队冲锋的武将能力也变得格外重要。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基本都以马上功夫娴熟而著称,普遍能做到“上马持三仗”。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连人带马重甲的情况下,能同时使用刀剑和长矛一类的长短兵刃,贴身肉搏使用刀剑,拉开距离使用长矛,除此之外,还拥有对目标进行远程打击的骑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甲骑具装”流行的战争年代,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武艺高强猛将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