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
“广义上指的是,包括了信息图形、知识、科学、数据等多方面的可视化表现形式。
狭义上说,数据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都属于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技术可以分成四类,分别为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
利用数据可视化说话
汉斯·罗斯林教授曾与瑞典大学的学生做过一个小测试,比较他列举出国家的儿童死亡率的高低。有趣的是,学生们答的结果竟然比黑猩猩选择的错误率还要高。是学生们的知识不足吗?不是的,而是学生们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人的想法和观点是具有主观性的。为打破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颠覆所谓“发展中国家” 的理念,不妨运用客观的数据作为其中的工具。但是数据又是枯燥乏味的,可考虑将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利用演示的方式将处理后的数据内容展示出来——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可将体积大、时间长的数据直观、清晰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更快速理解和处理信息。就犹如汉斯·罗斯林教授将长时间收集来的全球各国儿童的死亡率制成动态演示表格,向世人进行直观地数据展示。
收入与生活方式的内在联系
安娜·罗丝玲·洛恩仑试想全球居民都住在同一条街,街道的一端住着世界上最穷的人,另一端住着世界上最富的人,而其他人则住在街道的中间。为了完成这个想法,安娜派了摄影师到50个国家中有着不同收入的264家庭拍摄他们的同类生活物品。
完成拍摄任务后,安娜将收集来的照片整理进一个名为“Dollar Street”的网站里。在这个网站中,我们可以通过筛选家庭收入的金额来对比他们生活方式的相同与差异。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可能因为家庭收入水平相当而有着相类似的生活方式。
安娜将拍摄的照片作为对比收入与生活方式强而有力的数据,向我们阐释了视觉化数据的强大力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思考:
数据是乏味的,但通过信息可视化展现出来的数据是直观、便捷的。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妨运用信息可视化的手段更好地了解世界,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