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12.1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一日:一天

归:回归。

而:反问,难道

由:凭,靠

目:指具体的做法

敏:聪明,敏捷

回:颜回,颜渊自己

请事:请,敬意,尊敬,遵照。事,做。

重点解释:

克己复礼

1、克己:表面意思是克制约束自己,细细探究之后,义有三层:

①最浅的一层,约束自己外在的视听言动;

②较深的一层,克制自己内心的私欲;

③第三个层次,克除自己内心的私欲。

      在宋之前,儒者对克己的理解,基本上不出第一、第二个层次,大致相当于荀子的“化性起伪”,至宋之后,务内儒学兴起,学者对克己的解释,逐渐深入到了第三个层次,强调一个“诚”字,由此将克己的内涵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2、复礼:意为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3、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意为:一朝克己复礼,天下皆可归于我之仁心中。

钱穆《论语新解》言:“原义当谓:苟能一日克己复礼,即在此处,便见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斯无傲慢;心存辞让,斯无伤害。对人无傲慢,无伤害,凡所接触,天下之大,将无往而不见其不归入于我心之仁矣。”

译文:

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这便是仁。一朝克己复礼,天下皆可归于我的仁心之中。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答:“我虽愚笨,也保证照您的话去做。”


        在孔子那里,心性之学虽已发端,却尚不明晰;因此,他与颜渊论仁,没法以言语细析,只能以心传心。

        颜渊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并强调,求仁完全靠自助,他人帮助不了,也阻止不了;人一旦立志求仁,他的世界必将会逐渐仁化。

        一般弟子听孔子这样没头没脑地讲,会把“克己”理解为浅层次的约束己身;但颜渊不同,他从孔子所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理解到了克心的层次。

        颜渊再问:“请问其目?』”

        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55评论 1 16
  •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假期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表现,例如在节后的几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学习效率低,甚至...
    沙澧晨风阅读 491评论 0 0
  • 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别人气到发抖,真是很奇怪的体验呢。怪不得别人说生气使人老,大量的情感激素瞬间上涌,整个大脑高速运...
    泊乙一阅读 956评论 0 0
  • 早晨懒起,出外爬了插旗山回来后补记。 插旗山前年攀登过一次,是在中午喝了大半斤白酒之后。当时沿北线一路上行,至一绝...
    by一苇阅读 228评论 0 1
  • 今天给学生上了彩虹花晨读课。 课题叫《十二月花》,首先是师生问好,网络课里的老师先提示任课老师站到教室前面,面带微...
    月清浅阅读 926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