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天的时间阅读了,赫伯特.西蒙的自传《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
诺贝尔奖得主(Herbert Alexander Simon)是一个多领域大师,他美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认知科学等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而且西蒙也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决策,问题解决,组织理论和复杂系统等多个现代科学领域的先驱之一。1978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5 年又获得图灵奖。除此之外还获得不同领域的10项最高水平奖。一个人能够在一生中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的确太令人敬佩了!
从这本自传中可以看出, 他最爱两个隐喻,迷宫和花园,他使用迷宫隐喻描述科学探索,写出《雨果:苹果的故事》,简单理解有科学模型之美;他使用花园隐喻描述生活经历,将他的人生之路交叉呈现,展现其中意外与惊喜。
迷宫和花园于西蒙的魅力在于:它们都没有目标。迷宫的魅力在于探索,花园的乐趣在于游览,如果真有一条「阿里阿德涅之线」,那便失去了思维快乐。
西蒙的世界观可简化成两条:1)我无法完整认识这个世界,2)我依然想认识这个世界。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作为有限理性的生物,我不能完全正确、客观地理解世界。但是我不能忽视这个世界,我必须尽我所能,通过我的科学和哲学伙伴的帮助去理解它,协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同时,这个世界依然可以为我提供最深厚愉快的源泉。无论是户外夜晚,还是在森林,还是通过显微镜,只有凝视它,我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变化、格调和美,那人类艺术家远不能及的。
与之对应,西蒙的方法论就是:1)理性有限,与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满意;2)用科学发现世界隐藏之美。
「我必须避免尽善尽美的目标……我是一个自适应系统,无论目标是什么,我的生存和成功都取决与对我周围的人和事的环境合理地保持真实的图像。由于我的世界图像知识大致接近于真实,因此任何事我都不追求尽善尽美,至多追求做得满意。追求最好只会浪费可贵的认知资源,「最好」是「好」的敌人。
西蒙他涉足众多领域,每个似乎都游刃有余,从来不需要指导,他阅读书籍代替旅游,阅读手册学习外语,把犹太人的天才劲儿表露无遗~~
我兴致勃勃的开始阅读,惭愧的结束。
结合我前不久阅读的杨立昆的《科学之路》, 我觉得这本自传从传记的角度来说,不算是一本很好的传记,语言本身不够灵动,不是很能够吸引人。或许是由于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采用的是对生活的各种模式的分析的角度来写得。或许是我用一天囫囵吞枣的进行快速阅读,还来不及消化。
可能在不同时期再去回看这本书,相信得到的感受是会不一样的。
∥向大师学习,而不只是向比你强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