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没有反思、深入思考
拿着最近读的书多,看的专栏多,工作忙做借口,糊弄自己。到头来怎样呢,先是放弃了反思,不考虑对自己有哪些的放纵,让自己的惰性一点点被释放出来。(翻查了一遍自己的日记,最后一次还算有点思考内容的日记,是10月22日。)
筑起的一道防汛堤,因为没有经常监察休整,放着小孔小洞不管,终于让它越变越大,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出了大问题。对自己的“宽忍”,对自己本性的放纵不作为,终于让自己脑子越来越混沌不明晰,不仅是每日反思没有做到,而且由于惰性大发,甚至原本拿来做借口的书籍阅读和专栏学习都没有任何进展。每天做事情的最大动力,由原本阅读、学习、思考的快感变成了做流水账——这种糊弄别人、糊弄自己的事情,就算再做上半年一年,除了能做那些让人虚伪作呕的“谈资”,对自己的成长毫无助益。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小兔子跟着妈妈去拔萝卜,兔子哥哥专心致志地闷着头拔萝卜;兔子弟弟一会捉蝴蝶,一会啃青草,一会闻鲜花。结果呢,兔子哥哥筐里的萝卜满了,坐在一旁休息,兔子弟弟还没收多少。
有多种的喜好,并不能当作自己偷懒的借口,我不能做那只拔萝卜的时候,还要跑去东张西望的小兔子。
作息时间并没有调整好
10月24日,定下调整作息,做晨型人的目标。到今天,已然过了一月。
晚上的作息时间仍然是不规律,每天打从开始有睡觉明天要早起的念头算起,到真正躺下,安静闭上眼睛,一般都还要有一个多小时。之后,脑子里也一直想着,我“要早起、要早起、要早起”,早上有时候要在“早起”和“再睡一会”之间做些斗争,经常是有些艰难地爬起来。本是希望自己尽快恢复精神状态和意志力的一个习惯,反倒有点让自己精神不佳、意志消沉,真是讽刺。
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要早起”。在企业里,把一个目标过于量化之后,就容易引起员工为了达成绩效考核而做表面功夫偷懒——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情况。把目标确定后,眼中若是只有那个明确具体的目标而忽略了自己行动的目的,每天重复走同样的道路,不思考,不选择,脑袋里那只喜欢偷懒的“猴子”,就会蹦出来,抢过马车,告诉驾车的人“让我来吧,这很简单的,我我可以做好”。接着把那个理性的自己,一点点挤出掌控自己的驾驶位。
屈从于本能与惰性,一点点放弃思考与精进,就是自己退化为猴子的开始。
学习状态、生活状态混乱无计划
问题总会存在,处理问题,不仅需要决绝的执行,更需要有得当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但我看过了太多的徒劳无功,太多三四十岁的大哥大姐,每天“无怨无悔”的辛勤工作着,日复一日的穷苦。我不担心自己没有吃苦耐劳的那份劲儿,但我不想在有限且短暂的一生中,勤勤恳恳,重复地徒劳无功。所以,我在不断地寻找方法,不停尝试。
脑子里没有可以用来思考的知识,我就去阅读;阅读速度太慢,我去学速读;速读没有效果,只看得快没办法精熟,我去尝试精读;精读时知识装不进脑子,我开始做笔记;做笔记太多,知识杂乱无关联,我找到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学习效率不高,费时费力,我调整了一下,学习使用Mindmanager...
有时候我自己都会问自己,变来变去的,真的有学到东西吗?真的仔细去想,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并没有跳来跳去,只是不断地在寻找这条逻辑链上,更高阶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处理2就无法处理1,而是处理好2,就可以更好的解决1——我坚信这一点。
既然不断升级要处理的事情和不停的试错并不是问题,那么造成自己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混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缺少“反思”,也可以说,缺少“整理”。
整理和工作并不冲突。整理,相当于最自己最近状态的一次修整,既是对物,同样,也是对人。收拾自己最近常在用的东西,观察到物的状态,在考虑整理和收纳的同时,也会结合人的状态:这本书还没读完,放在桌上;这本前两天已经看完了,收回书架;这些彩笔,这几天也一直没用,还是收好吧;便签纸,说是要用,也一直没动,放起来会比较好...收拾的过程不仅是对物的整理,同时是对自己近期状态的回顾和将来状态的计划。有人把“断舍离”,归为“禅”的一种,真的是有些道理。看似是在处理物的状态,但实际上,确实在整理自己。
反思和成长也并不冲突。反思,是对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整理。不论是对物的断舍离,还是对自己的反思,它们都不是让自己停止成长的藩篱,而是让自己真正提升、精进的节点。
一个整天嚷嚷着没时间整理的人,他到底是因为太忙没时间整理,还是因为没有整理,而导致工作一直忙忙碌碌。整天忙于各种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我到底是因为要解决问题而没时间反思,还是因为没有反思而让自己的状态低效,一直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呢。
不断地去寻找方法,找了一大圈,竟然又回到了原点。
这一个月,以学习为借口,偷懒不去反思,思考逻辑的越来越混乱,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困顿,学习不但没有精进反而越发吃力。以工作为借口,偷懒不去整理,需要处理的事情不断地在案边和心里积压,状态混沌,人也不堪,工作没有任何进展,生活状态低效无趣。
盲目地学习或工作,让问题把自己的心智和空间塞满,想象着自己是在路上狂奔,但实际情况却经常是自己在一个圈子里高速打转。“反思”与“整理”,并不是让自己停下来,不再作为,而是让自己停一下,确认方向。精进之路,高效运转是基础动作,方向与方法,是能否走远的决定因素。
做好基本功之外,“反思”与“断舍离”,这一内一外,一静一动,才是自己的精进之路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