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货郎借宿,赠针线作谢礼,却牵出一桩冤案

古时有个货郎名叫严山明,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计,他每天挑着货担早出晚归,走街串巷。

严山明为人和善,做起买卖来更是童叟无欺。他的货品相对齐全,即便当下没有,他也会尽快给客人备好送去,因此,乡民们都喜欢买他家的东西。

母亲年迈,严山明想着存点银子,娶一个贤惠的媳妇。

这天,严山明一早便挑着货担出门,打算先将客人订的东西送过去,随后在临近的几个村里走动。

不料走在山间时,天忽然下起大雨,他只好在一块凸出的大石块下避雨。

雨停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此地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严山明打算就近找一户人家借宿一晚,明天继续在山下的村子卖货。

就这样,严山明挑着货担摸黑前行。没过多久,他看到不远处有灯光,便快步奔过去。

走到近处,严山明发现是三间破旧的屋子,其中一间亮着灯光,他放下货担,轻叩大门。

很快,屋里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谁在门外?”

严山明说明来意后,门顿时开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妇招呼他进屋。少妇的腿脚似有不便,严山明并未多想,挑起货担进到屋里。

只见屋里家具简陋,仅有一张方桌和几把长凳。询问下得知,少妇姓宁,是个寡妇,独自一人居住在此。

严山明觉得不妥当,便想起身离开,宁氏一边倒水,一边说:“不打紧,只不过我一直独居,没有多余的床铺,你要想借宿,只能在柴房休息。”

严山明连声道谢,便接过宁氏递过来的水喝起来。出门在外,不必露宿荒野已是万幸。

这时,严山明发现宁氏一直盯着他的货担,忙说:“嫂嫂要是看上什么,只管挑去,就当是我的谢礼。”

“我需要一些针线,你这可有?”宁氏问。严山明急忙在货担最底下拿出针线,递给宁氏。

“我虽没钱,但也不能白拿你的东西,就用这支簪子抵上吧。”说完,宁氏将头上别着的一枚玉簪拔下来。

即便严山明一再拒绝,宁氏还是硬将玉簪塞给他。严山明见宁氏坚持,只好将玉簪收下。

随后,宁氏叮嘱严山明早些休息,便拿着针线回屋。

严山明去到柴房,将屋角的干草铺整一番,便躺下休息,累了一天的他很快就睡着了。

半夜,严山明尿急醒来,谁知当他走到门外,却看到宁氏的屋子仍旧亮着灯。

出于好奇,他悄悄来到窗边,透过窗缝往里看。只见宁氏拿着针线,小心翼翼地将她的右小腿缝到大腿上。

严山明吓得浑身发抖,脸都白了。他惊慌失措,正想离开,却不小心碰倒立在门旁的扫帚。

“是谁?”屋里的王氏听到响声,连忙问道。

严山明被发现后,只想赶紧离开,后退时一脚踩空,就这样栽倒在地,昏了过去。

严山明醒来时已经是晌午,他坐起身,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孤坟旁,吓得挑起货担就往家的方向跑。

到家时,严山明已经气喘吁吁。母亲询问他昨夜在哪里借宿,他不想母亲担心,随便说个地方搪塞过去。

当夜,严山明翻来覆去,好不容易才睡着。恍惚间,他梦到宁氏站在床边说:“我的确非人,此次前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原来,宁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丈夫叫薛川。严山明听说过薛川,他是当地有名的布商,家境不错。

谁知,薛川看上韩大人的小女儿。为了成为韩家的女婿,薛川借口带宁氏外出游玩,却在山林里将她残忍杀害。

宁氏死后尸骸不全,怨气过重,因此一直没有转生:“昨夜幸得公子的针线,这才将残肢缝上。请公子替我伸冤,事成之后,必有厚谢。”

严山明本就是个热心肠,当即应下此事。

“公子请将那支玉簪,拿到邻县宁家,交给我的父亲,告诉他我是被薛川所害。”宁氏说。

严山明这才想起那支玉簪,忙将玉簪找出。宁氏道谢后转身离开,严山明还想询问,谁知伸手去拦,却一下子吃痛,惊醒过来。

他发现自己从床上掉到地上,环顾四周,宁氏早已消失不见。此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他不敢耽搁,随即起身赶往邻县。

严山明按照宁氏所说的地址找到宁家,拿出玉簪,并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宁氏夫妇。

听完,宁父大发雷霆,而宁母已经泣不成声。原来,薛川只是一个小布商,为了得到更大的资金支持,他百般讨好宁父。

薛川与宁氏成亲后,在宁父的扶持下,薛川逐步成为有名的大布商。

然而两年前,薛川说带宁氏外出游玩,结果宁氏没有回来。薛川谎称他们进到山林后,突遇土匪打劫。

宁氏推搡中不慎跌入河里,土匪拦着薛川施救,宁氏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

宁父随即到官府告状,县官立即传唤薛川到堂对质。薛川看到宁氏的玉簪后,虽然脸色大变,但仍矢口否认谋害宁氏。

见状,县官带着衙役,让严山明带路,挖出宁氏的尸体。证据确凿,薛川抵赖不得。最终,薛川被判秋后问斩。

就这样,宁氏终于沉冤得雪。后来,宁父见严山明人品极佳,便将宁氏的妹妹许配给他。从此,一家人顺顺利利,过着安稳的生活。

改编自《民间故事》。关注@心言笑语 一起听故事,悟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