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流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回,似白驹过隙,似昙花一现,似薄雾绵绵,似初恋。
遥想当时年少,怎懂情窦初开?怎懂余晖烧红半天云彩?那时只愿最美不过眼中人,心里正花开,时光便收拾好行囊,悄悄地去了。
终而未果,人生始终不圆满,不是璀璨,却也不遗憾。
有人当真?
或假如能重来,定当不会如此!
世人渴求完美,殊不知世上本无完美,正如树人先生脚下的路,手中的笔。
我也时常幻想曾经,也想悄悄地把另一个自己,从时光中抹去,不留一丝痕迹。
可面对旧时自我,如今已非少年,终于不再单纯,于是我又骗自己说,阳光下的阴影只是影,我要学会坚强。
生活为书,时光为笔,若真能倒流,试问当下剧情应该从何处转折?或是某次选择?
我不懂,树人先生那时也不懂,没有路,那便开辟一条,走的人多了,路便宽了。
然而写作不是目的,只因写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于先生而言,它就是生命里最重要的四分之三,余下部分,才是人生。
我刚好相反,小心翼翼地跟紧人生的脚步,以免掉队,学不会先生那般的想写便写了。
且实言,家国天下,社会人文,绝非我能妄断,故不做表述,亦不做论述,只叹当今天下已太平,从此人间无树人。
料想多数人应与我一样,仰望参天巨树的同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它很平凡,甚至不美,甚至没有结尾,甚至还有些许愚昧。
我无法舍弃,它也不平凡,因为它代表了余生。在我生命里四分之三的时光里,无法学习先生的笔,至少应当学学先生的心。
世上本无人生路,可我们已然在路上。
往后余生,无需急躁,故事很长,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