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家探望父母。而每年的探望,我都会发现父母头上又增添几根银丝,心中总会产生许多感慨。所以我想讲讲我的父亲,借用文字表达我的心情。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读完小学后,父亲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潮州金山中学。这在当时就是乡里的秀才了。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父亲上完初中后便没能继续求学,而是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回家帮父母分担农活、照顾弟妹。
“是金子总会发光”,父亲的才华也是掩盖不了的。回乡后乡里便请他当了教师,执教于下江东(我的家乡)一方,一教就是41年,直至光荣退休,教育生涯桃李丰硕。
父亲家里现在还收藏着学生们毕业时送给他的纪念品,比如不会再保温的热水壶等等。这些物品早就已经没有实际用途,但它们却是父亲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劳动的见证,也是学生们对父亲的一片心意,是他的精神财富。
在生活中,父亲是个多面手。他那双粗壮的手不但干惯农活,握惯教鞭,还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灵活。
记得在我小时候,邻居家有谁的塑料鞋子断了,父亲就在煮饭时把铁钳子在灶膛里烧热,用原来保存的塑料片给接上,这能给大家省下不少买新鞋的钱呢。父亲会裁剪和缝纫,除了家里人穿的衣服,我上小学时背的花布书包,也是父亲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碎片做成的。父亲的编织手工也是一流的:他用塑料线编成的鱼虾啊小鸟啊,活灵活现;他用竹篾编成的“吊篮、篾筺”等家庭用品,坚实耐用;他还能给竹篾染色,编成扇子,利用竹篾的不同颜色,在扇子上编出“风雨同舟”等字样……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相机可以拍照留念,东西也无法好好保存,尽都已经消逝在时光的隧道里了,唯有父亲的手艺还在。
父亲还有一门绝活,就是剃头。记得在我小时候,逢年过节时,父亲就和三叔搭手,父亲剃头,三叔修面。每逢这个时候,我老家那条巷子里就坐了一大群人,等着父亲给他们剃头,都是亲戚朋友,是免费的。父亲就用这种方式,把美带给了大家。
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到处都有理发店,年轻人想剃什么发型都应有尽有,父亲也就闲下来了。
与父亲灵活的头脑和手艺相比,父亲的性情却是典型的“老黄牛”性格,他勤劳朴实,温和厚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知道这性格与他属牛这一点有关呢,还是纯属巧合?
父亲常常运用灵巧的手艺为村里人做好事,比如剃头啊,修补破损的日用品等等。那时候,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还不普遍,所以父亲的手工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父亲还常常运用文化知识为村里人做好事,比如用毛笔写春联、灯谜等,还帮人代写寄往国外的英文信封。
当时,村里有些人有华侨,他们寄给华侨的信,信封是要用英文写的。那个年代,我们村里能识字的人还真不多,懂英文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父亲理所当然地就成了这些华侨信件的代笔人。一有人把信封拿来,父亲马上就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给人家写。有时候母亲埋怨他吃了一半的饭都不吃完,父亲总是说,这是他们跟亲人之间唯一的联系方法,他们双方都望盼着收到亲人的消息呢,能赶快就赶快吧。
那些请父亲帮忙的人偶尔会送一点点东西表示感谢,父亲也坚决不收。因为父亲知道,那点点东西,对对方来说也是很可贵的。父亲就是这样舍己为人。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一如他的性格,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记忆中父亲从没疾言厉色地训斥过我们,也极少给我们讲大道理。他总是用他正面的行动给我们树立榜样,用他的人格力量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牵引着我们前行。
父亲在呵护我们成长的同时,也对我们进行文化知识的启蒙教育。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总是在夏夜用蒲扇给我们扇风、赶蚊子,给我们讲《西游记》的故事,给我们讲关于阳历闰年和平年如何区分,给我们讲鹅苗鸭苗喜欢吃什么等等……
即使事隔多年,记忆中那场面还是那么鲜活,鲜活得引人注目;又是那么静美,静美成一帧帧黑白相片,定格在光阴的故事里……我对孙悟空等神话人物及其他常识的最初认识,就是这样受自于我父亲。
如今,父亲已是古稀之年。几十年来,父亲的为人处事处处都渗透着两个字:厚道。村里人送给父亲一个美称,叫“老实伯”,这是父亲人格魅力积淀的结果,也是村里人给父亲的高度赞扬。我们家乡有句话叫“老实终久在”,就是好人有好报的意思。我也借用这句话,祝福父亲,愿父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