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栖霞区小学教学校长九月例会当天,收到教育局下发的关于2017-2018学年栖霞区教学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通知。围绕这项活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呢?
一、被动应对
最为常规的做法,就是直接转发活动通知到教师群,在上级主管部门与老师们之间简单地上传下达。此种做法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此种做法有没有创意?没有创意。围绕这项活动,我们还可以有更加有效、更有效应的做法。
二、趁势而为
什么样更加有效的做法呢?
我们可以此次区级教学先进个人评选为契机,先组织校级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从而促进如下两个目标的实现:
(一)营造尊重先进、肯定先进、争做先进的工作氛围。
区级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因名额所宥,每所学校能够获得表彰的人数均在一位数,因而活动的效应也就受到局限。怎么才能借助区级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在学校内部营造尊重先进、肯定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呢?那就需要我们能够以区级评选为契机,先组织校级评选。适度降低区级评选的要求,制定校级评选的标准,扩大参与面以及受表彰人群,从而使此次评选能够不辱初衷,在工作氛围、良好风气的营造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自我回顾、及时总结、交流共进的展示机会。
能够获得区级表彰的人数毕竟有限,但是如果能够配合区级评选,先组织校级评选,并且参照区级评选的做法,制定比较详实的校级评选标准,则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广大教师提供通过参与评选自我回顾、及时总结、查漏补缺、交流共进的机会。
“先进的评选”不是在人群中引爆一枚炸弹,将人群炸得四散,分成不同团队,而是通过评选促进大家及时反思,发现不足,明确方向,更好工作。
围绕区级评选,先组织校级评选,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放大区级评选的效应,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为此,我们需要先拟定校级评选的通知,再对照评选要求细化评分标准。在细化评分标准的过程中,特别要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使评选标准成为工作反馈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那么,如何细化评分标准呢?以下举例说明。
做法一:评选要求具体化。
对应不同评选要求,需有相应评分内容。比如教学先进个人需要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在学校甚至是区域内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一点如何考量?可以通过公开课、讲座及在学校有无担任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等方面予以体现。此为评分要求具体化。
做法二:评分依据数据化。
在评选要求具体化之后,还应实现评分依据数据化。比如开设公开课一项,一个学期开设1节公开课与开设2节公开课如何区别?一个学期开设1节区级公开课与一个学期开设1节校级公开课如何区别?
这些都有不同,都应该予以区别,怎样予以区别?借助数据是比较客观的办法。比如区级公开课按照5分计算,校级公开课按照3分计算。借助数据实行量化,体现公平大有必要。此为评分依据数据化。
当通知来的时候,我们怎么应对?上传下达,有没有问题?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这只是最为底线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多。怎样做得更多?以上述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为例,结合学校实际,将活动效应扩大化。在推动上述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想得更多,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