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做书评和影评,为什么做这样的尝试?问这个问题的同时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炙问。我们能放诸感情的事物,不正是与我们人生有叠影的暗区么!
一树桃花开,直到看完,我还在思索剧情和剧名的关联,因为一开始打动我的,是早之前就邂逅了的赵照的同名歌曲《一树桃花开》,莫不是歌词中的为你盛开,剧中的女主名字也是盛开,因歌而剧?你若听出哀伤曲调中渗透着的平淡的、真实的、温情的希望,大抵便明了——我们都在伤痛中成长。去年的桃树摘花的人,今年的笑颜正开怀,抓一把小雨撒下来,你头上带着朵云彩......
贯穿剧情,并没有偶像剧中那般浮夸的爱情,没有癌症晚期的奇迹复生,没有善良到可以任婆婆考验的儿媳,更多的是直面人性的恶劣和人生的必然。虽然于写作或者剧情需要,所有的恶劣都是为另一种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而做铺垫。恰是不加修饰的恶劣和不加粉饰的善良、宽容,对于生活稍有体会的人来看,更容易触动内心。
人的性格跟自己的生长环境是俨然一致的,其母亲的思维对小孩的思想影响之大不可估量。如果不因恨而逆反,便为了恐惧的爱而顺从。 罗耀辉给大家留的印象或许远不止软懦、无能、狭隘,就算综观后半段,大多的观众应该还是把演员本人骂惨了。如若不能纵观全剧以真实来看待罗耀辉,我想编剧的用心良苦有点被糟蹋了。但如果你我能 看透了罗耀辉隐藏在心底的阴暗,便也对观众的 吐槽不置一词了。如安娜所言:“要原谅我,她就必须经历过我所经历过的生活!”。对于一个自卑的人,病态的身体就算围绕着爱,这光辉越是耀眼便也越刺眼。
随性、活出了自我,从另一方面讲就是自私,只是看开头,给盛开的这一印象便先入为主了。直到照顾罗耀辉的那一整段,对她的看法彻底改变。 忍辱负重的爱、道德绑架的爱、同情泛滥的爱、憧憬美好未来的爱,我想看到这段,大多数女人都会扪心自问,如若置换人生,作为人妻,我们又会是怎么处理这样的局面,会否坚持!两个人生活中,爱未必能长久共处,更多的是罗耀辉失忆时对盛开而言那种被需要、被依赖、离不开她的女人天生的母性。所以,男人,大多也只会在母亲和老婆做的饭菜面前才显露出贪馋的嘴脸。
“三十一岁是什么年龄啊,是女人迎风落泪又没地儿说去的年龄”,你若是明了“整整一年我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人得为另外一些人活着,否则生活就没有意义了”,便会明白为什么到了那个年龄迎风落泪也不会找地说了。比起遇到类似腾跃这般摆渡人的幸运,更多的是因绝望烂醉街头被骂傻逼。如若没人为你带上近视眼镜,远观自己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困难就活在绝望中的情景,希望至此,你我 不要再在生活中逼迫自己做近视眼。
爱情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好的爱情,是发现了你,同时你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献给彼此的不止灵与肉,也带给彼此一条真正的人生之路,虽醉犹醒,虽远犹近。
直面死亡和直面遗言,完全是不同的感触。面对死亡,我们更多是提醒自己保重身体,是的,这是最重要的。但若人生便真的只是活着就好,那世间一切烦恼便不存在 。直面遗言,在别人错失的悔意中,在别人未尽的遗憾中,才能反观人生。隔着屏幕也泪眼朦胧的听着——人的一生有两个事绝对不能扔下:一个是你想做的事,一个是你喜欢的人。做你想做的事,你会因为内心的执着和坚韧而衍生出智慧;追求你喜欢的人,带给你直面生活的无尽勇气,历经波折也不软懦退缩。
没有生活是圆满的,更多的是罗耀辉和狄英因为小孩一夜的哭闹而相互指责推诿的琐碎。“生命没有如果,只有一连串相互交错的意外,我们的生命因为一连串的相遇而有意义,包括那些错过的!”。狄英的人生没有那种错过的模棱两可的意义,只有手段换来的平淡实在。相比高尚的品德,我们不也都活在隐蔽掩埋的利己的手段里 吗。
在盛开的人生里感悟还是重温呢?盛开作为每个女人标榜的人设,演绎的很出色,很精彩!真理就是这样的:只有自己更出色,才能在出色的圈子里更出色,找到自我,完善自我! 这出色包含的更多是人的品格的晋升,职业的精通。
任何从别人的人生中领悟到的道理都要反复复习,只有自己脑子里能一闪而过的才是自己的人生!用别人的人生来修缮自己的人生,致敬作者(亦或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