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四十四回
乱云润生 第三十七章
绍宗于南开求知以恩来为榜
恩来在校园风范使绍宗进步
第二百四十四回
上一回讲述,1915年兔年春节,赤辅铭一家热闹非凡。除夕年夜饭满旗八大碗其乐融融,茶点糖果守岁至大年初一,亲人皆穿上新衣相互拜年,孩子们拿到压岁钱,兴奋得手舞足蹈。欢欢喜喜过完免年新春,又热热闹闹赏了元宵花灯。假期结束,赤绍宗怀揣着家人的期许,告别温暖的家,即奔赴沽海南开中学堂,开启第二学期的学习。
车马劳顿到了沽海,先去金家窑电灯房胡同向表叔赤增清送礼拜年,南开中学堂下里拜开学,这几天赤增清就住表叔家中,叔能有机会好好叙旧聊畅,赤绍宗还要携带着家乡土特产及礼品,这几天去向《大公报》主笔英华、南开中学堂校长张伯苓拜年致谢,诚挚感恩裁培。
赤增清在歇班日,兴致勃勃帶着赤绍宗去上边南市建物大街,一家新开张的登瀛楼饭庄喝酒欢聚。当地人口头语,把老城里与南市一帶称为上边,而把各国租界地称为下边。登瀛楼1913年开张,是全市最大饭庄,特色鲁菜名吃有:“醋椒鱼”、“九转大肠”、“通天鱼翅”、“香桃满园”等。 赤增清专点这几样菜,特邀侄尝鲜,叔侄大快朵颐,谈天说地,海阔天空,酒喝尽兴离去。
1915年寒假过后,南开中学堂如期开学,赤绍宗提前一天走进宿舍,与周恩来、吴国祯、李福景等同学亲切相见,他们便互相问候着假期的生活,分享着各自的所见所闻。
周恩来面带微笑,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在假期中阅读的进步书籍,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一些思考。吴国祯则活泼地说起自己在家乡的趣事,还提到对新学期学习的期待。李福景与大家交流着自己对南开新剧团新剧目的想法,几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赤绍宗在一旁认真倾听,不时也插上几句自己的观点,宿舍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友谊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愈发深厚。
转天,在学校宽阔大操场中,南开中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一千名学生整齐竖立于操场上,校长张伯苓气宇轩昂发表开学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南开中学的故事。从1898年走到如今,这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希望。
1898年,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严修先生,一位心怀大爱的教育家,在本市西北城角文昌宫以西的严氏宅邸,创办了“严氏家塾”。那时中国,被列强欺压,百姓苦不堪言。严修先生深知,只有教育才能救国,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担当的青年,中国才有希望。就像黑暗中一盏明灯,严氏家塾虽然规模不大,却在动荡的时代,为渴求知识的学子们,带来了一丝曙光。
时光流转到1904年,我与严修先生共同努力,将严氏家塾和王益孙家塾合并,在严宅偏院成立了“私立中学堂”。这便是我们南开中学的正式开端。同学们,想想当时的中国,甲午海战的硝烟还未散去,列强的侵略步步紧逼。我们创办这所学校,就是想为国家培养能够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人才。那时的教室,不过是严宅的几间屋子,但我们的志向,却无比远大。
此时此刻,周恩来最先带头鼓掌,吴国祯、赤绍宗跟随,霎时,雷鸣般掌声响彻操场。
张校长顿了顿,让同学们安静:接着讲道: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原来的地方渐渐容不下大家。1906年,严修先生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在“南开洼”兴建新校舍。1907年,我们终于迁入了新校址。那是一座欧式风格的二层灰砖楼房,格外引人注目。新校舍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设备齐全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还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这些,都是为让同学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在师资方面,从一开始,我们就广纳贤才。严修先生不仅是学校的创办者,还亲自参与教学,他的学识和品德,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我也尽我所能,为大家传授知识。后来,我们陆续聘请了许多有识之士。在辛亥革命前后,不少接受过新思想洗礼的老师加入我们。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知识,有的老师曾留学海外,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家;有的老师则是国内的渊博之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求知的道路。
说到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希望大家能全面发展。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此时,张校长指了指在前七排的周恩来道:就像周恩来同学,他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社团活动。他那激昂的演讲,常常让同学们热血沸腾。还有李福景同学,体育方面表现出色,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生活方面,我们十分关心同学。学校的伙食虽然算不上丰盛,但绝对能保证大家吃得饱、吃得健康。每天,厨房的师傅们都会精心准备饭菜,让大家在辛苦的学习之余,能有充足的能量。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学校也不会让你们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去学习的机会。我们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那些有志向、有才华的同学完成学业。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学校就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这时,操埸上又响起震耳欲聋的鼓掌声。
张校长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我们南开中学堂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坚守着教育救国的初心。如今,虽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但国家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上,大家要勤奋刻苦,掌握扎实的知识;在品德上,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在身体上,要积极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珍惜在南开中学堂的宝贵时光,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让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奋斗,为了南开中学的明天,为了国家的未来,共同努力!
谢谢同学们!谢谢老师教职员工,谢谢啦!
南开中学堂1915年开学典礼圆满结束,随后一周,学校各班级同学对张伯苓校长讲话进行深入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回到教室后,赤绍宗所在班级迅速展开热烈讨论。
有同学感慨:“校长那句‘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真说到我心坎里了。以往只觉得学习是为了成绩,现在才明白,塑造品德、锻炼意志同样重要。” 此言一出,大家纷纷点头。
又有同学说:“校长讲的爱国精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不能只埋头读书,更要心系国家,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连。”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氛围愈发高涨。
赤绍宗也感慨道:“校长提到的创新思维,提醒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多问为什么?勇于探索新的方法。”
讨论持续升温,同学从学习方法谈到人生理想,从校园生活聊到国家发展。这场讨论,不仅加深同学对校长讲话深刻理解,更点燃同学内心热情,激励同学在求知路上,心怀家国,全面发展,不负校长的殷切期望 。
今年是赤绍宗进入南开中学堂的第二年,张伯苓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给他以极大的激励与鞭策;他深知自已在班级中年长几岁富,社会实线阅励丰富,而自已的六年私塾达登峰造极水准,随现实陈旧不实用,但知识积累显然比其化同学强些,但赤绍宗仍处处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求知不耻下问,尤其经常向周恩来,吴国帧请教交流,至放暑假期间进步明显,表现卓越。
在课业上,他始终保持高度专注与热情,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思维敏捷,常能提出独到见解,令师生们印象深刻。无论是数理难题,还是文史经典,他都能深入钻研,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尤其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上,多次斩获高分,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在学术活动方面,赤绍宗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讲座与社团活动。在科学社里,他与同伴们共同探索科学奥秘,参与的科研小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他还踊跃投身于初级英语演讲比赛,凭借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获得了比较优异的名次。
赤绍宗不仅专注于自身成长,还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分享学习方法,带动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他会继续砥砺前行,创造更多辉煌。
当然,赤绍宗本学期的南开学习中表现出色,这与周恩来的影响密不可分。周恩来在南开攻读,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深深激励着赤绍宗。赤绍宗以周恩来为榜样,学习目标明确,心怀家国。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求知精神和人格魅力,成为赤绍宗前进的动力,让他不仅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更在品德修养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抱负的青年,在南开的校园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践行着周恩来的精神。
但象赤绍宗这样的贫困生,口袋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既便南开中学堂给予了极大优厚待遇,但最起码得每学期要交一块银元住宿与伙食费,还要有些日常零花钱,买文具钱与个人娱乐消遗费用,再加上每年带回家中过年一至二块银元,一年之中,不千方百计通过报刊投稿挣够六块稿筹,就捉襟见肘,所以,每到周日或放暑寒假,赤绍宗便认真从《大公报》等报刊搜索国内外重大事件,优选万众瞩目题材,制成画册投稿力求获酬。
1915 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而身处时代浪潮中的赤绍宗,南开中学堂求学之余,利用寒暑假精心绘制多个记录当年大事的画册,希望通过《大公报》《北洋官报》等,让更多百姓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以下是1915年以月为序,赤绍宗精心选材,以画册加文字内容向报刊投稿件糸列:
1月7日,袁世凯政府照会日、英,声明取消战区并要求日军从山东撤军。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袁世凯公布《颁定教育要旨》。赤绍宗筹备画册创作,关注时局,将这些大事绘入画册,加以评点,记录时代风云。
2月11日,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抗议“二十一条”。2月15日,北京市政府施行度量衡标准。2月,伍连德等人成立中华医学会。赤绍宗勾勒草图,对留日学生抗议一事特别关注,在草图旁写下评点,痛斥日本野心,赞赏学生爱国。
3月14日,日本派出3万人来华威胁。3月24日,上海4万人在张园召开反对“二十一条”大会,发起抵制日货运动。赤绍宗将上海的抵制日货运动绘入画册,评点道此乃民众觉醒、团结御侮之举。
4月,上海掀起储金救国运动。湖南大王岩煤矿工人罢工。张弼士率团赴美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珠江上游堤围崩决引发广州大水灾和火灾。赤绍宗用画笔展现广州灾况评点天灾无情,政府与民众应携手救灾。
5月9日,全国各大城市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全国教育联合会将此日定为“国耻纪念日”。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庆祝“二十一条”,引发学生和商民捣毁日店。5月24日,上海团体召开国民大会遭军警镇压。赤绍宗以画笔记录各地抗议,评点军警镇压国民大会的行为,呼吁捍卫民众权利。
6月7日,沙俄逼迫袁世凯政府签订《恰克图协约》。6月9日,外蒙古库仑活佛电告取消独立。陈光甫成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外国银行联合会成立,台湾发生余清风抗日暴动,瀛海轮船有限公司新泰商轮覆没,北京政府定“清明节”为全国“植树节”,欧事研究会与中华革命党言和。赤绍宗将《恰克图协约》签订场景绘入画册,评点沙俄贪婪,袁世凯政府软弱。
8月:宪法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鼓吹帝制。各省袁党或被收买的名流组成“请愿”团要求实行帝制。台湾抗日志士余清风等近千人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处死。赤绍宗在画册中描绘“请愿”丑态,评点袁世凯妄图称帝,批判其倒行逆施。
9月:梁启超发文嘲讽帝制。黎元洪鼓吹总统世袭。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9月29日,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中文打字机获专利。9月30日,孙中山派人筹饷讨袁。赤绍宗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绘入画册,评点新文化兴起,将开启思想变革浪潮。
10月25日,全国举行国体投票。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结婚典礼。留美中国学生发起中国科学社。赤绍宗在画册里记录国体投票乱象,评点这是袁世凯的闹剧,同时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祝福。
11月7日,北京政府颁布《著作权法》。11月10日,郑汝成被革命党人炸死。11月18日,蔡锷逃出北京。赤绍宗绘下郑汝成被刺画面,评点革命党人英勇无畏,为反袁大业添薪助力。
12月5日,陈其美领导肇和舰起义。12月12日,袁世凯公然称帝。2月13日,袁世凯下令捕杀乱党。12月14日,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结束。12月15日,黎元洪拒绝亲王封号。12月25日,蔡锷与唐继尧等人通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赤绍宗将护国运动绘入画册,评点这是正义之举,袁世凯称帝必遭唾弃 。
这些稿件经发表,深受读者欢迎,为此赤绍宗共获得七块银元稿筹,年末返乡无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