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题记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灵秀聪慧,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敢爱敢恨,有巾帼之淑贤,更有英雄之豪气。这一枝美丽的花,在宋朝得以绽放,绚烂了整个词界。在古典的诗词中,有她的傲骨,相思与悲寂,她就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陌上花开时节,16岁的李清照与姐妹同游,“误入藕花深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不谙世事,只余天真灵动,无所谓哀愁。此时的她,正值青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江梅以谢,情窦初开的李清照,正值17岁,如同每个女子一般,渴求期盼着她的命定之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场突然的暴雨,在夜晚寂静无声的落了下来,只余残缺的花瓣,此时,李清照正期待着自己的那个真命天子。那个痴心的男子,何时才会到来。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春日浓盛,那个带着书生气息的儒雅公子终于来到了她的身边。在稳世中,甜蜜的赵明诚夫妇,只愿安于岁月,与自己所爱之人直到白头。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世事无常,近乎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之痛,音容不再,两鬓斑白,一头青丝变白发。目光所及之处,皆为荒凉,独自一人,静待死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她用她的追求,撑起了一盏孤灯,照亮了孤独的旅程。她如一朵摇曳的花,绚烂了整个诗词的天堂。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亦有彻骨的悲凉。千年的时间,不仅没有消减她的魅力,反而使她的词作大放异彩。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尽管命运给了她一杯苦茶,但她都没有懦弱,只是从容饮下。一路行走,一路抽丝剥茧,到最后,连一件遮身蔽体的衣裳都没有,就匆匆离去了,她去了,去的很寂寞,亦很满足。她——李清照,一个生处战乱,却拥有不屈灵魂的女人,她那满腔爱国热情和那傲然绽放的灵魂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我最欣赏的人! 她让我们知道了:世间曾有李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