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说话的魅力》这本书,看完了。
计划是:9月6号开始,每天看60页,7天看完。结果是我整整看了11天,比计划中多了4天。
不过在读的过程中我自己琢磨了一个小办法。一直觉得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是最好的,可是有时候偏偏没有带笔记本或不想在笔记本里写,而落下一次容易惯性。所以我就在每一章的前面写下要写的内容。因此这本书算是写了不少总结,做了适当的标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墉,知名作家画家。他的处事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的专业作家。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部分:(1)把话说到心窝里(2)把话说到心窝里(3)教你幽默到心田(4)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
(1)(2)部分都是为人处事说话的一般技巧。区别在于(1)说的是工作学习,职场上为人处事的一些事情。(2)说的是家常话,小心说。
这两部分都是一种写法,就是开头一个故事,然后是“有话好说”也就是对前面故事的分析。分析故事中是怎样说的,而如何说会更好。其中还会有别的故事进行拓展和补充说明。
(3)教你幽默到心田,是谈如何做到幽默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笑引子」「笑例子」「笑点子」组成。「笑引子」多半是刘墉老师生活中遇到的实例讲解引导大家进去那一章要讨论的主题。「笑例子」是集合同类精彩的笑料。「笑点子」则是分析这一类的幽默要怎样达到。每一篇文章都很精彩。
(4)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中,更是有很多实用的知识。从打电话中最简单的“喂”讲起,这一声喂饱含了太多的信息。你会惊讶刘墉老师是一个多么心细的人,同时也惊讶自己错过了这么多知识。
这本书是我看的比较认真的一本书,原因如下
语言简单,通俗易懂
文献内容很好理解,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实最有趣的内容。我想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之前我看书有一个坏习惯,喜欢跳着看,有不懂的不想看了。很多时候还挑着看。但这本书我很顺利的就看完了,而且速度也以前快。
开篇是故事或者谚语等
正如刘墉老师自己所言,每篇文章的开头,有的是生动的故事,有的是幽默的谚语,有些则是刚发生的新闻,有些是引起争议的话题。用这些开头,都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吸引你。在写作上,这叫”导入”,导入正题,导入要谈的理论。为了把说话的理论写出来,而且使大家愿意看,我构想了二十多年。这本书的价值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中有配图
配图不是整篇文章都有的,在最后一部分,刘墉老师再讲如何坐,如和避免见光死等文章中配上了图片,使文章更容易理解。
偷偷说到心窝处,常常赢在小地方。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不会说话常常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而会不会说话有时候只是你有没有多想一些。天天都要说话,当然要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