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90后,北漂八年,工作四年,已婚,住在郊区,每天通勤上班,和先生赌博似地全部靠借款在北京郊区买了个小房子,双方父母都是农民帮不上啥忙,每个月月光地还着贷款,买菜要数着顿数买,吃肉要掂量着斤两称。
生活很现实,一面是,在同龄人里面,我们双双取得了户口,名校硕士毕业,有优秀的工作技能、稳定的工作,还很年轻的身体,已经晋升为有房一族,我们真算是幸运。另一面是,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大最卑微的心愿,特别怕自己生病,更怕家长生病。每个月还贷款时我们把辛酸往肚子里咽,可千万不敢诉说自己的不易,生怕被孤立、被敌意所谓秀晒炫。生活折磨得每个人都有一颗玻璃心。
我和先生是老乡,高中时候的学长学妹,我们双双从初中开始就外出求学,不再每天都回家,从每周回一次家、每月回一次家、后来每年只寒暑假回家、到现在每年只回一次家,前后5天而已。最后一种情况差不多十年了。与其说,我们愧疚无法陪伴父母,少了对他们很多的精神陪伴,更多的时候我们还只能停留在为四位老人老了之后生活毫无保障、如何解决温饱疾病问题而担忧的阶段。
07年先生初次来北京,09年我也来了,毕业时,我们在北京有一群一起来的同学在这里落户安家生孩子。我们建了微信群,会不定期聚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毕业、结婚、买房、生娃,每一件事情对于我们这一批90后都是压力山大的,因为谁也没有经验。房子和孩子最终占据了我们相聚的核心话题。
15年,通州出台了“限购”政策,虽然整个下半年房价单价翻了一倍两倍,我还是鼓吹先生买房,因为当时他把自己工作一年半的钱全投资在股市里,我觉得比起这令人惊心动魄的股市还不如扎进这令人惊心动魄的房市,毕竟就算再亏,还能落下一套房子自住,我们是刚需。于是,砸锅卖铁,借钱贷款,后期还无限地多出了一笔又一笔的手续费和利息,我们最终住进了这间小二手房里。
16年年初房价再翻了一番,这一年我们都忙于换工作攒钱还贷,根本无暇看房价,930出来的时候我瞄了一眼,关于二套房,与我们无关,直接忽略。17年出台了3.17政策、紧接着的3.24政策,我去网上看了看房价,心里奔腾过一万匹某种神兽。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桩桩一件件,看似跟我们无关,我们是刚需,房价涨不涨影响不大;又和我们有关,那下一套房要怎么办?每一个政策出来,群里都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讨论,但其实,我们身上除了债款并无其他。我们已经很自觉地不看新闻联播很久了,因为就算它永远能给我们织出一片大好和谐社会,我们还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似乎永远看不到未来的焦虑。
在《朗读者》上听到这篇母亲写给孩子的文章《愿你慢慢长大》,我心里的焦虑稍微安静了一点。
细想这些年求学、毕业、找工作、恋爱、买房、换工作、结婚、先生换工作、持续考证考研、初试复试、每个月数着工资还债、买菜、旅行,工作转正之后,生活稍微缓和了一些时我们也幻想过“换房”,因为家长催着要孩子,甚至是二胎,我们不再想跟他们解释什么叫养不起小孩,毕竟,他们这一辈养育我们几乎也没花多少时间和金钱。我们上大学硕士、结婚、买房、甚至办婚礼也几乎全是两个人自己负责全程的花销。我们二十几岁的人生里大概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十年是在家里走读的,我和先生都一样。我们不喊苦,只是不再想与他们口舌自己已经尽力。说到这里,还是想声明一下,我们与父母的关系都很好,我们孝敬他们,只是不再期盼他们对我们的理解,能从大山里走出来,我们已经知足,生活中最不愿的就是回头和抱怨。
然后“吧唧”一下,一个“930”政策,一个“317”政策,紧接着一个“324”政策,说实话,当天下班,地铁里关于认房认贷政策的而讨论就没有休止过,满满一车厢的焦虑,我看着,别人也看着。恐惧、愤怒、绝望、平淡,然后到站了大家蜂拥下地铁,奔回自己或是租或是买的小屋子里,生活还得继续。
看到新闻里说,联合国认定,92年出生的人开始步入中年(托腮惊恐脸),看到头条推送“90后刚过完童年就步入中年”的新闻(扶额大哭脸)。原来,整个北上广、甚至全国的内心还是孩子的90后的我们,焦虑真正地席卷了我们,对于房子、对于孩子。
于是,我把这篇《愿你慢慢长大》写了一遍,写在我的笔记本里,幻想着自己能是个孩子。想想还真是好笑,因为整个贫穷的童年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挣钱。
我看到一起典型的3·17后的二手房“连环案”:一对小夫妻A将自己当年辛苦咬牙买下的一居室小婚房卖了凑了首付想要买一个三口之家B的两居室,他们打算要小孩了,年级不小了;这个三口之家呢,要卖了手头唯一的两居室,国家提倡生二胎了,父母等不及了,凑够首付去买海淀区那个C夫妇小三居的学区房,让大孩上学区。然而,3·17政策突然降临,认房认贷之后,已经榨干了双方父母、借光了亲戚朋友的C与B毁约了,B就与A毁约了,A就成了那个最惨的,他们夫妇手头攥着的卖掉一居室婚房后得来的尾款再也买不起房了!
房子这事就这样在全社会、至少是全北京发酵到现在,我们最后得出了结论:90后似乎总是那个没赶上好时代的一群。毕业赶上落户年龄受限;结婚赶上二胎政策放宽,父母要孩子的心都痒起来了;刚工作房子在数月内涨了一倍又一倍,而自己可能刚刚转正,一个月多得了千八百块钱;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薪水却年年下降。
多年前,9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那些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小孩的90后小时候渴望能多个兄弟姐妹陪伴,多年后所有的90后一直徘徊在被家长催婚、催生的路上,我们内心只剩下一个呼唤:哪里来的房结婚、哪里来的钱养二孩?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四个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尚且不够一份首付,那些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养老毫无保障的90后,又该何去何从?还没毕业的独生子女活得还似个孩子,一毕业,来自县城里的独生子女家庭与农村家庭的90后门几乎都退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因为相对于北京房子的首付,父母手里的存款0也好、100万也好,几乎都可以划成约等号了。
讨论了一圈后,我私信先生说:“房价不可控的,尤其是对咱俩和咱俩的家庭,可控的只有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先生干了这碗浓鸡汤,说:“我倒是从没想过房价,因为咱俩是真心没钱,好好工作吧,别丢了饭碗。”我说:“好。”
结婚快一周年了,我也快25了,丈夫27。我俩读书早,毕业早,工作早,结婚在北京也算早,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也会相望无言,磨合期过了,我们就会靠念对方的好来唤起心里对生活的感恩。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找到一个人与自己白手起家,我们俩都很幸运了。
我俩每个月还着于工资水平而言巨额的贷款,还要经常抓住机会去旅行,穷游也好,商量好开始准备要孩子。我们不再考虑什么时候换房,更不期许要换学区房。我们决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我们每天最重要的时间全扑在工作上,下班后最大的期待是直奔家里的另一半和清淡的晚餐。我们拒绝几乎所有的应酬,周六日不如在家做个鸡蛋羹,下了班不如在家买个会员看影片。若是相望无言,就各自在家码代码写东西。想要一起做点事儿就去河边跑个长跑骑个单车。
从打算开始要小孩起,我重新关注起了儿童教育。我也会常常和先生畅想,我说,将来我的孩子要有品行、有理想、有独立人格、有兴趣爱好,我就很满足。先生想的更简单,他说,要是咱俩生个男孩,我就把他扔回乡下打两年架,有健康的身体我就很满足了。
我们大概是因为从来没想过能买得起学区房,所有从来也没有期许,就没有过失望。孩子将来上什么样的学校,成为什么样的人,大概绝对也不是由于上了学区房就能决定的吧。最近的例子,不就是我们夫妻俩,和一起来北京求学就业的这些为数不多的兄弟姐妹吗?我们都活得很好了,相对于我们前面17年的家乡生活,我们完全凭双手在这个城市立足,成为为有健康人格和独立思想的成年人。
虽然,我们也曾幻想过,什么时候能够享受做个孩子的状态,但我们很幸运,我们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梦想和方向,还有很多时间去完成。我很知足。
先生出差了,公司很好,会报销车费放他周末回来看我。他每天都会跟我报备上下班、午觉和饭点时间,报备完之后等不及回答就投入到工作中。我从来也不守着微信、钉钉等候他上线,看到了就回他一句安心。我们享受这种自由而又有可牵挂的人生,一切都不用刻意,也没有压力。
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家经营成最自在的藏身之所,然后养个孩子。希望,未来的日子可以过得充实和幸福,不用回头感慨光阴虚度而陷入更深的焦虑。
愿你慢慢长大,小时候,贫穷追着我们成长、生活被迫慢不了,毕业后房价追着我们生活照样慢不下来了。90后的我们,生活似乎再也不会慢了。于是,我对先生说,那咱们就走稳每一步吧。